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单元测控1(人民版历史必修2)一、选择题1.胡佛说:“我们没有达到目标。但是,只要给我们机会,我们会继续执行过去八年的政策。”这里“过去八年的政策”是指()A.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C.解决经济大危机的政策D.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解析:胡佛总统在位期间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没有摆脱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而罗斯福总统上台后推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由此得出B项符合题意。答案:B2.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体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这一法令说明()A.资产阶级政府加强了对工人的剥削B.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内容C.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工人的失业问题D.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迅速发展解析:罗斯福在新政过程中兼顾了工人阶级的利益,目的在于更好地解决危机。答案:B3.罗斯福说:“为了永远纠正我们在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制度的新应用。”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A.仍采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B.采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C.只体现和照顾资本家的利益D.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解析:通过材料中的“旧民主制度”可以分析出罗斯福新政并不是对传统民主制度的否定,而是在维护的前提下进行的。答案:D4.下列经济措施为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政府推行的是()A.保持财政预算平衡B.实行大规模赤字财政C.使用紧缩财政政策D.大幅度削减政府开支解析:本题考查美国历届政府在经济方面的措施和主张,只有A项符合题意。答案:A5.美国在《全国工业复兴法》中规定了劳工的一些基本权利,包括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限制,承认劳动者有组织起来并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等。这说明()①政府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②美国政权性质发生根本性转变③低收入群体利益得到保证④维护并发展了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制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全国工业复兴法》是新政为恢复工业生产,渡过难关而创造良好条件。作为新政的手用心爱心专心1段之一,其根本目的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故排除②。答案:C6.福利制度也有消极作用的一面,如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下列各项中起这种消极影响的主要是()A.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B.扩大了社会消费C.福利水平高,如瑞典的失业者可以得到纳税后平均工资的92%D.种类繁多,受益面广解析:考查对福利制度消极影响的认识,根据选项容易判断。答案:C7.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A.扭转经济危机造成的颓势B.以强有力的政策改善经济状况C.运用政权力量加强对经济干预D.以侵略和扩张方式克服危机解析:“新政”的最主要特点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答案:B8.二战后发达国家干预经济的另一种重要方式是制定经济计划,这种经济计划的特性是()①指导性的②指令性的③宏观的引导规划④具体的实施计划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解析:二战后发达国家制定经济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对经济发展实行计划指导和调节。答案:A9.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揭示,经济的调节必须“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两手”兼用。“看不见的手”指的是()A.市场调节B.国家干预C.市场与计划D.私有与国有有机结合解析:通过对危机爆发后胡佛与罗斯福不同的应对政策及后果中较易理解。答案:A10.面对几年来被大萧条折磨得精疲力竭的前总统,一位雕塑家说:“如果你放一朵玫瑰花在胡佛手里,它就会枯萎。”导致如此恶局的原因是()A.个人能力不足B.坚持自由放任政策C.国际环境影响D.灰心绝望情绪解析:面对危机,胡佛坚持实行“盲目放任”政策,使其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答案:B11.二战后发达国家采取由国家制定经济计划方式,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这种方式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区别在于()A.是否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B.是否以市场经济为基础C.是否在经济运行中起作用D.是否有国家所有制的企业解析:二战后发达国家虽然采用经济计划方式,但其基础依然是市场经济,计划是客观的指导性的。用心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