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3夕阳真美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五个生字,认识绿线内只识不写的五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感受夕阳西下时的瑰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字所蕴涵的美。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教学准备:1观察夕阳、挂图2、生字卡片。教学流程:教案设计意图复备栏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2.出示挂图,观察图上的太阳是什么样儿、什么颜色,它正往哪里走?3.板书课题:23夕阳真美4.小结图意,解题。5.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给自然段标上序号。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帮助正音。3.指名读词语。傍晚光芒深蓝起伏壮丽余晖涨红慢慢下沉日落灿烂4.指名朗读课文。(挑选你认为写得最美的段读该大家听。)5.逐个相机评价。6.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7.交流。8.同桌互读课文。三、讲读课文第一段1.默读第一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2.交流:理解“日落”与“傍晚”的关系。3.齐读第一自然段。过渡:日落的时候,他们看到了什么景象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四、学习生字1.出示:傍、壮、沉、慢、涨、灿、伏、。2.指名认读,想想这一组字的共同特点。3.生自学,交流识字方法。4.口头组词。5.师范写,生描红,临写。6.反馈写字情况。五、布置作业抄写生字并组词。看图,训练学生的看图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导入课文。带着问题初步感知课文,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文,初步体会夕阳的壮美。把同一种结构的字放在一起引导学生比较认识,有利于记忆板书设计:23夕阳真美西斜收起刺眼的光芒山坡余辉壮丽课题:23夕阳真美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感受夕阳西下时的瑰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夕阳西下时的瑰丽景色。教学难点:感受夕阳西下时的瑰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课件、挂图。教学流程:教案设计意图复备栏一、欣赏图片,直入情境。出示:夕阳图片现在让我们一起欣赏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天气下的夕阳的图片,你觉得夕阳怎么样?让咱们一起走进《夕阳真美》,读题,指名读。二、入境品读,感悟美景(一)整体感悟1、夕阳西下的景色就如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一样,刚才把我们小朋友都看得入迷了,这些美景也深深地印在了小作者的脑海里,小作者还特地画了三幅图,寄给我们欣赏呢!(出示三幅图)。2、小作者分别用了三个自然段写了这三幅的内容,你能找出是哪三个自然段吗?究竟是哪个自然段写这幅图的内容?别急,读了第2至4自然段,就可以找到正确的答案了。请你们打开书,自由读第二至四自然段,边读边找找答案。3、交流:哪一段写的这幅图画的内容?你能读一读吗?4、这三幅图应该怎样排列呢?(是呀,夕阳先是西斜,再慢慢地往下沉,最后轻轻地走向西山的背后,夕阳西下时的景色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文,初步体会夕阳的壮美。把同一种结构的字放在一起引导学生比较认识,有利于记忆。图片导入让学生对夕阳下山的不同场景有一个形象的认识。为欣赏课文中的夕阳美做铺垫。图文对照,更加有利于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排列图片更好地帮多美啊!如果能再加上优美的朗读,那就是锦上添花了。你愿意为这三幅图配音吗?)5、你最喜欢哪幅图?再读一读相关的段落。6、下面我们按照夕阳下落的顺序来给这三幅配音。(二)赏图配音1、学习第二自然段:我们先给第一幅图配音。指名读。相机指导朗读:(1)你看过中午的太阳吗?眼睛盯着太阳看一小会儿,会有什么感觉?那就叫“刺眼”。现在呢?太阳收起了刺眼的光芒,很柔和,你能把这种柔和的感觉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吗?(2)天空一片深蓝,像什么?谁来读?(3)怎么样的山才是连绵起伏的?读好“连绵起伏”。评价促读:山很多,看得到头吗?应该读得慢点。山有高有低,要读得怎样?对啦!要读得有起伏,自己再试试。想像说话:夕阳的余辉洒在这些山峰上,就像是给他们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