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意见近年来,街道各社区和广大基层干部在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高扬“敬业创业重落实,凝聚合力谋发展”主旋律,为推动全街道各项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当前,街道社区工作正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正处在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加强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及时解决干部队伍思想和作风上的种种不适应问题,任务艰巨,刻不容缓。按照省、市、区统一部署,党工委研究决定,在全街道基层干部中开展以“深入实际,破解难题,优化环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为主题的“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安排,结合街道社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一、活动的任务和目标“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思想缺位问题。缺乏大局观念,思想认识受到束缚和局限,工作中不愿进取、得过且过、满足现状;公仆意识淡薄,不愿与群众打交道,对上邀功,对下麻木;创新意识不强,不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没思路、没办法,只抓表面问题,不注重实效性。二是服务缺位问题。宗旨意识淡化,对群众的困难漠不关心,对群众的诉求一推二阻,办事效率低下,服务态度冷漠;喜欢说大话、空话、假话,热衷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缺乏扎实苦干精神,工作实绩缺乏可信度;落实不全面,执行不到位。三是纪律缺位问题。不遵守纪律、不落实制度,思想散漫、工作懒惰,有的甚至无组织、无纪律;工作中遇到困难就躲,遇到责任就推,见好处就占、捡便宜就沾;搞自由主义,乐衷于散步小道消息,说三道四,论是议非。四是学习缺位问题。不学习、假学习,在学习上搞形式主义;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满足于一知半解,凭经验和“想当然”应付工作,理论底子薄,不能满足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对上级下发的文件和重要会议精神,不学习、不传达,思路不第1页共6页清楚,甚至不知所云。“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要达到的目标。一是服务机制高效运转。规范部门、窗口的职责分工,规范各类手续,简化办事程序;积极推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实行部门承诺和岗位承诺,提高服务透明度;强化社区管理和服务职能,拓宽服务范围,广开服务渠道,提升惠民服务能力。二是发展环境优质宽松。认真梳理现行各项制度,大力减少办事手续,简化办事程序;要服务居民群众、服务中心工作,严肃查破坏科学发展、破坏和谐环境的不作为、乱作为行为,最大限度消除违纪违规现象,为街道社区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三是干部队伍勤政为民。突破原有管理模式,把完善干部管理制度放在首位,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日常管理、奖惩激励、监督约束、考核评价新机制,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在干部队伍中培养和造就拒绝理由、雷厉风行、狠抓落实的作风。二、主要举措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抓好“五项活动”(联系点、调研周、集中攻坚、送服务),建立“五项制度”(公开承诺制、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考核评议制、追究问责制)要求,突出市委、市政府确立“履职尽责、勤政为民”,重点项目攻坚年、企业服务年三大主题活动,落实好区委、区政府重要举措,即:开展好以行政提速、服务提质、创优效能、创优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双创双提”活动,建立以帮带基层、挂牌承诺、民生代办、入户访谈为主要内容的全员服务机制,推行以公开选拔、全员竞职、轮岗交流、考核问责为主要内容的干部制度改革。结合街道社区实际,广泛开展“三比一评”活动。一是比服务态度。以热情周到为标准,在基层干部中广泛开展微笑服务活动,提升群众对生街道社区工作的满意度。同时,设立群众投诉热线,对办事过程中存在的吃拿卡要及不办事和乱办事等恶劣行为,一经发现严肃查处。二是比办事效率。以按时办结为标准,对街道社区办事程序进行一次大规模精简,同时,进一步强化限时办结制度,明第2页共6页确初审、审核、证明等各类手续办结时限,对于延期未结的,严肃追究首办人、经办人和主管人员责任。三是比群众评议。街道将开通专门的干部作风投诉电话,指派专人受理群众投诉,针对群众反映的基层干部作风问题,一经查实,坚决纠正,同时,群众评议与基层干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