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愚公移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北师大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愚公移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山海经>两篇》《老翁捕虎》《只有五条横街口的距离》二、教学目标(一)语文基础知识目标1、生字万仞rèn汝rǔ箕畚jīběn孀妻shuāng龀chèn穷匮kuì畎亩quǎn傅说yuè胶鬲gé孙叔敖áo空乏kōng拂乱fú鸠jiū柘木zhè白喙huì自詨xiāo堙yīn溺nì夸父kuāfù旌旗jīng邑人yì歙县shè皓然hào咳嗽sòu哂shěn颔hàn尾闾lǘ信夫fú秉烛bǐng恪守kè谬巧miù后嗣sì下缒zhuì橱窗chú筋疲力尽jīn诧异chà充溢yì2、需掌握的多音多义字3、词语(1)通假字始一反焉反通返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一厝朔东厝通措无陇段焉陇通垄所以动心忍性忍通韧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衡于虑衡通横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2)一词多义(3)古今异义(4)词类活用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名词作状语,“用箕畚”)吾与汝毕力平险(毕:形作动,用尽。险:形作名)聚室而谋(使动用法:把……召集起来)必先苦其心志苦:使……受痛苦。形容词使动用法。所以动心忍性动:使……惊动。使动用法。人恒过过:犯错误。名词作动词用。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入:里面。出:外面。均为动词用作名词。北饮大泽北,名词作状语,向北。(5)句式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省略主语“二山”)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省略主语“愚公”)始龀,跳往助之(省略主语“遗男”)一厝朔东,一厝雍南(省略介词“于”)其如土石何(“如……何”文言固定句式,意思是把……怎么样)4、作者(1)关于《列子》《列子》,道家重要典籍。列御寇所著。该书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汤问》等八篇,每一篇均由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2)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孟子的仁政学说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有《孟子》七篇。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3)《山海经》简介《山海经》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先秦文献中一部集大成的百科全书。它记述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科学技术方面囊括天文、历法、地理、气象、动物、植物、矿物、地质水利、考古、人类学、海洋学和科技史等。(4)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直隶献县(今河北省沧县)人,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官至礼部尚书。主持编纂《四库全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内容十分广泛),经十年始成。纪昀能诗善文,著有笔记小说集《阅微草堂笔记》,另有《纪文达公遗集》。(二)阅读能力目标1、掌握文言词语,积累文言知识。2、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三)写作能力目标学习通过记叙生动的故事阐述自己观点的表达方式。(四)思想教育结合自身实际深入理解文章主旨,发掘文章的现实意义。三、教师建议《愚公移山》(一)愚公是正面人物,为什么却称为“愚”公?智叟是反面人物,为什么却称为“智”叟?本篇寓言要歌颂的是人的坚忍不拔的精神力量,从这一点上说,愚公是很有智慧而智叟是很愚蠢的,他们应该称为“智公”和“愚叟”。但作者偏按照世俗观念给他们取名字,包含了对世俗观念的讽喻,是反语。详见练习三。(二)愚公为什么能让智叟无言以对?智叟的话看起来很有道理,但他只看到了愚公个人“残年余力”的微弱,而愚公则以子子孙孙指出了人力的无限和“山不加增”的有限,以无限对有限,自然得出“何苦而不平”的结论。正是愚公的精神力量慑服了智叟。详见词句品味。(三)在科技发达、讲求效率效益的今天,愚公精神是否还有积极意义?不管科技如何发达,效率效益如何重要,人类永远要面对各种艰难险阻,永远需要乐观进取,树立必胜的信心和顽强的意志。愚公精神的实质就在于此。(四)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操蛇之神、天帝、其妻、智叟的不同态度?惧其不已;感其诚;献疑,君,魁父之丘,且焉置土石;笑而止之,甚矣,汝之不惠。残年余力,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详见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