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述明——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解题指导沐浴在古代诗歌的阳光中古诗词鉴赏得分技巧:★读懂——得分的前提★述明——得分的关键读懂——得分的前提读什么?一读诗题二读作者三读注释四读诗句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渡汉江宋之问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途中。⒈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映诗人怎样的贬谪生活?⒉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这里的“怯”和“不敢”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理?诗人贬居岭外,思念亲人,又长期得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精神极为痛苦。诗人一方面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却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参考示例述明——得分的关键⑴审清“问点”,按点作答★一、要根据题意问号数,弄清有几个问题,从而确定答题的层次,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二、分析题要有观点、有分析,切忌不切实际的架空分析或者观点不明。要在句中尽量输入关键词,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概括为八个字:准确、规范、完整、简明。⑵掌握表述的一般形式诗歌赏析常见的五种类型:★主旨情感类★表现手法类★想象描述类★品味炼字类★名句赏析类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主题思想和作者情感态度的领悟。解答这类题目,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特点,并根据所描写的形象特点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常见提问方式: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或者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题格式:这首诗通过形象或景物,写出了的情境或氛围,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应答材料:(情感类)忧国忧民,或怀古伤今,或建功立业,或忆友怀旧,或思念亲人,或寄情山水,或怀才不遇,或蔑视权贵,或相知相见,或离情别恨。(一)主旨情感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⑴“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⑵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参考示例(二)表现手法类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从诗歌的整体构思上来把握,不能只答其中一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找出全篇诗歌所用的表现手法后,还要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其作用。★常见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或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答题格式:这首诗运用了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应答材料: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夸张、对比、象征、比兴、托物言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小中见大、虚实相间、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参考示例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名句从表现手法上作简要分析。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三)想象描述类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诗化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主要提问方式: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你的话把诗中的画面描绘出来。★答题格式:无固定格式技巧:忌直译,重想象,用描写参考示例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请你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诗歌的颈联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在湿润的湖岸边,几只早来的黄莺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唱出婉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