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是兴校之本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科研兴师”、“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得到了教师们的广泛共识,这充分说明教育科研工作对整个教育教学的重要作用,教学中遇到的很多困难都需要利用科研的手段来解决。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发挥教育科研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先导作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工作。如何加强管理,让广大教师在“研中教”、“教中研”,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方面。一、领导重视是搞好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有力保证。教师是开展教育科研的主体,如何把全体教师组织起来,广泛深入地开展教科研活动是校长的重要责任。教科研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付出一定的人力、物力甚至财力等,所以学校的教育科研如果得不到领导的支持特别是校长的支持是很难开展的。一所学校的教科研能否搞得起来,搞的质量如何,关键在于领导的科研意识,重视程度和措施力度。事实证明,学校通过教育科研的实践,有助于在更广阔的视野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同时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搞教科研,既能广泛地了解各方面的信息,活跃他们的思维,提升原有的经验,又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学校教育科研能达到兴教、兴校、兴师的作用。几年来,我校始终把教育科研工作摆在了学校发展的先导位置,并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学校每学年每学期工作计划。【例如:1、前些年,英语在小学各科教学中还处于一个薄弱环节,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唯一的办法就是搞科研、以科研引领教研。06年校领导决定在有限的教育经费中自投6000元购买了一个国家级科研项目《英语情趣化教学》(以后每年都要上缴6000元)2、在语文教学方面:校长花巨资先后派几十位教师去省内外听课、学习、讲课参加研讨(长春;5人,白山:15人)】。我校领导不仅重视教育科研工作,而且带头参加教育科研、承担课题研究任务,力争使自己成为领导科研工作的内行。二、要为教师教育科研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以往,在很多教师看来教育科研是“高不可攀”的,内心中常常存在恐惧,认为教育科研工作只是教育专家的事,和普通教师无关,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敢涉足科研的领域,甚至有些教师认为开展教科研会影响到班级的教学成绩,即使是搞研究也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教师存在的对科研工作的错误认识,直接影响着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开展。针对这些问题,学校首先要做的是改变教师的观念。我校要通过科普知识讲座,外出参观、听课、学习,借鉴兄弟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成功经验,召开研讨会,聘请专家讲学等一系列的活动(专家:),使教师逐步摆脱对教科研工作恐惧或淡漠的心理,清醒地认识到科研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动力源泉,这样变要我研究为我要研究,最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良好的科研氛围的形成,激发了教师们的科研行为,各课题组的教科研活动精彩纷呈。(英语:口语比赛、朗读比赛、百单词竞赛、高年级英语写作比赛等。语文:朗读比赛、演讲比赛、作文竞赛等)。三、抓好过程管理是搞好学校教科研活动的中心工作。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教育科研工作必须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1、组织制度管理构建教育科研组织,形成教育科研网络,有利于科研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学校的科研工作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以校教科研组为龙头,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的确定常以校总课题(《个性化阅读与写作》为统帅,围绕总课题研究各级各类子课题《学生个性化阅读兴趣》《学生个性化写作技巧》等。如此操作,使学校科研工作的整体性与个体性研究互相结合,互相渗透,并便于指导,提高效益。2、教师科研管理。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科研队伍。针对学校开展教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从学习理论入手,每天学一点科研理论,每周摘一点科研知识,每月写一点感悟体会,每学期至少写一篇论文。认真做好这“四个一”的学习活动,即从中选出优秀的摘录或心得结集成册或在学校教师业务学习会上或周五的集体备课中交流。通过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教师的科研意识得到加强,老师们自觉地把教育科研看作是自己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