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组织部组织工作情况汇报材料,县组织工作在市委组织部的关怀指导下,坚持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乡镇转职能,机关转作风,村级抓班子”的总体思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机制,改进方法,着力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选干部、配班子,抓基层、打基础,建队伍、聚人才,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一、特色创新工作1、积极探索全程差额、民主择优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我们把全省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以及差额选拔科级领导干部试点工作作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举措,制订出台了《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暂行办法》、《科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暂行办法》、《差额选任科级领导干部暂行办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报告和评议暂行办法》等四项配套制度,坚持以差额选任为主线,紧扣干部动议、提名、考察、酝酿、票决五个关键环节,探索建立了差额选拔任用科级领导干部工作机制。在干部调整动议环节,坚持“五动五不动”、“三提三不提”,增强了干部动议的计划性和针对性。在差额推荐提名环节,区分不同职位,采取了县委全委会推荐提名、单位干部职工民主推荐提名、组织部门综合提名、公选竞争提名四种方式,有效防止了推荐提名干部少数人先入为主,施加影响的问题;在差额考察环节,改进识人手段,实行演讲陈述、集体面谈、个别谈话、民主测评、实地查看、查阅资料“六个必经程序”,确保了考察结果的客观公正;在差额酝酿环节,广泛征集拟任职单位,县级党政分管领导,人大和政协主要领导,纪检、审计、信访部门等“四方面意见”,坚持充分酝酿,做到优中选优;在差额票决环节,对拟提拔职位的差额人选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强化了集体决策。年内对探索制定的各项制度进行综合实践运用,共调整干部二批84人,其中差额选任科级干部30名。通过实行差额选任,在探索建立动议有规、全程差额、民主择优的干部第1页共3页选任机制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形成了以德才取人、靠公论选人、凭实绩用人的正确导向,营造了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切实调动了各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差额选任干部工作为全省积累了经验,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中组部部长李源潮、省委书记陆浩同志先后做出批示,市委还专门在我县召开了全市县区差额选任科级领导干部工作座谈会,并被中组部《组工通讯》、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组织人事报》等中央、省、市等报刊进行了集中宣传报道。2、探索建立“四位一体”的干部监督工作机制。我们把强化干部监督作为防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提高各级领导班子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着眼提高监督效能、强化监督效果这个重点,不断加大创新力度,探索建立社会监督、自我监督、组织监督、日常监督“四位一体”的全程监督机制。在社会监督方面,探索建立推荐职位公告、干部考察预告、差额考察演讲陈述、拟任人选征求意见、新提拔干部公示、“一报告两评议”等六项干部选任信息公开制度,确保干部选任各关键环节的工作公开透明,消除了干部职工的一些误解和疑虑。在自我监督方面,探索建立了干部选任全程记实制度,围绕提拔干部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情况填写全程记实表,实行“一岗一表”、“一事一记”和“逐级把关”、“及时纠偏”,做到了干部选任全程跟踪监督。在组织监督方面,严格执行任前审查任用方案、任中列席会议、任后备案管理制度,主动接受上级组织部门监督。实行纪检监察机关全程参加干部推荐、考察工作,强化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严格实行计生、审计、信访等部门对新提任干部联合鉴定制度XX县区委常委会任免干部差额票决制度,严把了干部选任的资格审查关、集体讨论关和票决关,强化了组织监督。在日常监督方面,严格实行新提拔副科级干部试用期制度、试用期满考核制度以及县级领导定向联系制度,积极推行领导班子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行事历”制度,建立了不同层次领导干部训诫管理制度,做到了对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情况的跟踪问效。积极实施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度,修定完善了综合目标责任考核以及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两个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