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层次教学法在中职学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摘要]分层次教学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發展模式,能够充分挖掘各类学生的技能潜质,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着力为社会提供优秀的中等技能人才。[关键词]中职学校;分层教学;个体特性;考核评定[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26-0136-02分层次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文化素质差异、个体特性差异、学习动机差异、家庭环境差异、个体潜能差异等,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式,通过不同的考核标准去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发展各自的特长,充分挖掘各自的潜能,获取个体最佳的职业能力。同时,教育者依据各个层次的不同特点,采取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学,使每一层次的每一个学生,都应当达到他力所能及的成就。因此,分层次教学在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特点的基础上,又能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并最终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制约分层次教学实施的因素。一、存在的问题(一)学校及教师方面1.对分层次教学理念不是非常了解,分层次结构不清、思路不明,具体运作机制没有健全。2.学校管理方面及各处室管理部门的意识形态出现偏差,重视本科班或实验班而忽视其余班级。学校及教师对非本科班要求的少,认为学生基础差,教多教少,管严与不管是一样,心理不成熟的学生也无所谓,只要不让他们读和写作业就行。3.教科研经费投入不够,各教研组开展分层次教学与教研活动极少。4.分层次班级的管理模式、评价考核模式等没有构建分层次量化考评细则。学校实验班与普通班使用同一教学常规评价与量化考核标准,难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5.任课教师认为进行分层次教学会加大工作量,备课、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上课、课后辅导会更加烦琐,也会出现抵制心理,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存在偏见。(二)学生方面1.学生动机与学习兴趣。(1)学生基础差,有的到中职学校就读的目的是不想升学,学生没有学习动机,导致学习兴趣全无。有些学生读书是受到家长的压力,有的是学习不喜欢的专业,抵触的心态使学生在学习上是不可能主动积极。(2)专业知识枯燥乏味,专业教学内容难,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得较少,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2.学习习惯与生理分析。(1)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认为反正自己也学不好,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在学习上处于被动状态。(2)学生的自身控制力欠缺,面对社会层面种种不良的因素难以抵制,天天沉迷在手机、游戏之中,没有课前自觉预习、课堂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的好习惯。(3)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习的时间久,对分层次教学需要有认知的过程。(三)家长方面(1)中职学校学生的家长为了生计,大部分在外工作,很少有机会或有时间关心小孩的学习情况,学生自身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得家长越来越失望。(2)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如果教师与家长缺乏沟通联系,没有建立长期有效的互访方式,就达不到共同教育帮助学生的目的。二、解决问题的参考对策(一)学校及教师方面1.凡事“谋定而后动”,实施分层教学改革之前,应充分研究分层教学理念,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分析可行性,再确定分层教学的操作流程。2.学校对分层次教学要加大管理,落到实处,督促教师积极主动地使用分层次教学法,大胆地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优化教学资源,调整教学结构,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学习兴趣。3.进一步加大分层次教学法的教科研活动,学校领导要全程参与,以带动全员参与,引起每一位教师的高度重视。(二)学生方面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明确学习方向,启发学生建立切实有效的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2.学校在学生中适时、适宜、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恰当地遴选班级学习标兵,进步典型,对优秀学生加大宣传,建立长期有效的奖励机制,让学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