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制度与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引言全面回顾总结改革开放20多年来,*市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经验,针对当前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加大工作力度,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建设现代化新*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这是今年省委组织部下达给我市的课题任务。为了搞好该课题的调研工作,部委加强了领导,本部有关处(室)和11个县(市、区)委组织部、市委政研室、市管理科学研究院、市经济研究所共同参加,分12个分课题进行。经过4个来月的调查研究,形成了11个分课题报告。在此基础上,我们查阅了20年来*市委组织部有关档案资料,同时还与*经济界人士举行座谈。通过分析比较,我们认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两者互为影响,相互促进,构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特有的内在联系格局。因此,我们从两者的适应性角度,深入分析研究,形成了该课题的总报告。一、*经济发展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同阶段的简要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坚持敢闯敢冒,敢为人先,大胆解放思想,敢于冲破一切束缚生产力的旧观念、旧思想、旧框框,率先进行市场取向改革,率先发展市场经济,率先进行所有制结构调整,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发展路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的同时,干部人事制度也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了多项改革实践,努力创造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使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1、1978年12月—1984年12月,改革启动阶段。这一阶段的起点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到1984年底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机构改革结束止。这一阶段也是第一次思想解放,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拉开了当代中国社会伟大变革的序幕,带来了*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形成了乡村家庭工业蓬勃发展和各种专业市场快速形成的发展格局。据第1页共24页统计,1984年*市共有大小商场393个,年成交额达10.4亿元,其中有135个属于专业市场,年成交额9.55亿元。这一阶段干部工作主要是贯彻1979年7月中央召开的粉碎“四人帮”后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的精神。*市的组织干部工作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开展了干部工作的拔乱反正,集中精力搞“揭批查”运动,落实干部政策、平反冤假错案。这一时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还未提上议事日程,但是改革已在贯彻中央重要部署过程中露出端倪。1980年8月,邓小平同志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提出要“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大力培养、发现和破格使用优秀人才,坚决同一切压制和摧残人才的现象作斗争。”同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并且强调首先是要革命化,要求制定完善的干部制度来加以保证。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作出党政领导机构和干部制度改革的决定,在1982年至1984年二年多的时间内,*各级党政机关进行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机构改革。1984年7月,中央决定改革现行干部管理体制,适当下放干部管理权限,确定了下管一级的干部管理体制。结合机构改革、领导班子调整和干部管理体制的改革,采取大范围、多层次民主推荐方法选拔了大批干部;建立干部离退休制度,废除了实际存在的干部终身制;大力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建立了各级领导干部的后备干部名单,加强了“第三梯队”建设。此外,84年还在乡镇机关开始实行“公开招考、择优聘用”,从农村选聘乡镇机关干部的方法。2、1985年1月—1993年11月,改革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缘于贯彻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到*第二次创业提出前止。这一阶段也即第二次思想解放,*人民冲破了姓“社”姓“资”的禁锢,从根本上解除了长期困扰人们关于计划与市场问题的观念束缚。特别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和党的十四大以后,*工业经济以独户经营、挂户经营、联户经营等三种类型为主的家庭企业逐步过渡到由多个业主共同投资经营的“股份合作企业”,并得到了蓬勃发展。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