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国防教育特色课程文化的实践探索[摘要]四川省成都市第三十六中学校一直坚持走以国防教育为品牌的特色办学之路,围绕“国防教育特色课程文化建设”进行研究,创造性地将军营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军事教育与德育相融合、国防教育与学校文化教育相结合,将国防教育课程融入素质教育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构建了四大课程体系,形成了“立人、多元、赏识”的国防教育课堂“三理念”,开发了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色校本教材。国防教育特色课程文化的研究和实践是我国开展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一个创举,加快了新课改的实践步伐,为学校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关键词]国防教育;特色课程;课程文化近十年来,四川省成都市第三十六中学校按照“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加强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素质”的宗旨,以特色课程文化建设为目标,探索出了以国防教育为特色的中学素质教育新模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可见,开展学校课程文化建设是当务之急。国防教育特色课程文化是以国防知识和国防技能为载体的学校教育教学课程的文化内涵,它既包括了学校教育教学的科学文化课程内容,又包括了国防军事课程内容。一、构建国防教育特色课程文化的必要性1.培养学生爱国情感成都市第三十六中学校以“三热爱”教育为核心,充分借助当地丰富的教育资源,将国防教育课程融入素质教育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通过开设国防班,采取课堂教学和国防教育活动课程相结合的办法,增加了学校课程文化的军事色彩,强化了德育的思想内涵。2.磨炼学生意志品质学校着力打造特色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兴趣、意志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品质等非智力因素。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不断强化和发展,反过来促使学生不断提高文化课成绩和军事训练水平。3.凸显学校德育特色学校通过打造特色课程文化体系,将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有机结合,从而加快了思想道德建设和素质教育的步伐,为国防后备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这更加凸显了学校“国防教育特色育人”鲜明的办学特色。二、构建国防教育特色课程文化的实践举措1.构建国防教育特色课程文化体系成都市第三十六中学校通过学习借鉴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炼出了适合学校发展的价值和理念,构建起了完整的国防教育特色课程文化体系,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开发了相应的教材和教案,并进行了有效的实施和评价,使得“有品质”的课程促成了良好的课程文化,形成了学校课程文化的体系和架构。2.构建国防教育特色课程目标学校在“以人为本,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新课改理念下,基于学生未来成长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提炼出新的课程文化理念,即“以丰富的特色课程成就每一个学生”,并制订了学校特色课程的总目标,即“以军养德、以军促智、以军强身、以军健美”和四个具体分目标(见表1),将国防教育特色课程作为部颁文化课程的补充,融入学校的课程设置框架中。3.探索出国防教育特色课程文化的课程结构学校利用六个方面的课程资源,构建国防教育特色文化课程。一是国家、国防的法规和政策;二是国防军事常识和兵器知识;三是军事理论和军事历史;四是当今国际军事形势和军事发展现状;五是专家军事专题讲座课程;六是军人的英雄事迹。学校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课程资源,将国防教育与普通教育有机结合,将特色文化与国家课程链接,将特色活动与学科综合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有机整合。国防教育特色课程内容具有三大特点:一是发展性,它有利于学生特长开发与个性发展,并与时代的发展和要求相统一;二是校本性,即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师资优势、办学条件、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三是自主性,即课程选择遵循以学生为主的原则,打破常规班级建制,实行“走班制”教学。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