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获得”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到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教学预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策略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导语: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2、读课题,从题目中,你获得哪些信息?二、初读课文,理清条理:1.请浏览全文,把预习中发现的容易读错写错的字和词语找出来。2.这些字词得记住了。抽读。哪些字的写法需要提醒大家注意?3.浏览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结构。浏览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学生汇报后,教师提炼板书:钓,放,悟。4.请大家放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完后,想想,课文哪部分写了钓鱼,哪部分写了启示?5.反馈并补充板书:放鱼三、研读课文,体验情感:1、研读“钓鱼”部分:引导学生体会:“我”钓到鱼时是什么样的心情,父亲是什么样的心情。划出相关的语句,并在重点词下打上着重号。反馈,随机指导朗读句子:(板书:得意)有作者导入,用教师生动的语言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么离奇的故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浏览全文,看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很明显,这是一篇写事的记叙文。读这样的课文,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了解课文内容。但是,我们还必须读出课文隐藏的情感。请用心读课文的钓鱼部分1重点指导:啊,这样大的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相机提问:“我”钓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鱼?我得意什么?父亲得意什么?“钓鱼”这部分有关于月夜的描写,写得很美,能找出来美美地读一读吗?你想通过你的朗读让大家体会到什么?(美、静)2、研读“放鱼”部分:(1)你的这种心情,文章中的“我”也有,而且心情很复杂!读课文“放鱼”部分4--9自然段,你能体会到“我”复杂的心情吗?划出相关词句,好好读一读。(板书:依依不舍)(2)这一部分对话较多,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方式来学?(3)引导提问:在“我”钓到鱼时,父亲是得意的,而此时……你想到什么问题没有?(板书:不容争辩)师:在鲈鱼捕捞开禁前的2个小时,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却在父亲的坚持下,又把它放回湖里。这一过程并无人看见。小时候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启示?这些内容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1-3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看你能读懂些什么?指导朗读:你想重点突出哪些词?过渡语:是呀,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鱼,多令人高兴呀!如果是你,你舍得放走这条鱼吗?(分角色读或表演等)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3.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4.检验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教学预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策略一、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读题。2、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钓鱼、放鱼、获得启示)二、初读启示,质疑。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将“我”获得的启示划出来。2、读读启示,提出疑问。2三、自读自悟,解疑。(一)理解道德的“是”与“非”。(二)理解道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A:体会让“我”觉得做起来难的原因。1、请同学们默读3-9自然段,找出理由。2、学生先默读、自学,而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3、汇报交流,引导学生从以下三方面说理由,读句子。4、鱼的极大的诱惑,周围的环境,都让我难以下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