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价值澄清理论发展中职院校道德教育【摘要】价值澄清理论以提倡德育内容贴近生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习道德能力的培养以及提供多种利于操作的德育方法而受到学校的广泛欢迎,成为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的道德教育理论之一,它的观点对于我国当前中职院校德育的改革、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关键词】价值澄清理论;中职德育;价值观1.我国中职院校借鉴价值澄清理论的现实背景1.1社会迅速发展背景下借鉴价值澄清理论的必要性我国推行市场经济,国家鼓励在宏观调控的范围内的自由竞争,这大大加速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总体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同时也加速了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生活要求不同,必然导致思想水平和道德水平的差异和冲突。其次,随着国际间交流的加快,国外各种社会思潮涌入校园,尤其是西方自由民主、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涌入,拓宽学生视野和丰富其思维的同时,也造成了学生在多元文化面前的迷茫和价值冲突;再次学生的自我意识、公平公正意识大大提高,但由于客观现实的种种限制,产生了对现实的怀疑和批判,出现了道德危机,因而,在社会如此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借鉴价值澄清理论,帮助学生纠正其对世界和生活的错误认识,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2我国中职德育存在的问题中职教育的突出特点是职业性和实践性,这就决定了中职德育应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工作岗位的需要,将德育的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能力方面,德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都要紧贴职业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按照职业岗位要求塑造学生的职业道德,然而我国中职德育的理论主要还是来源于传统的灌输模式,延续小学或者普通中学的德育方法,这种传统的德育模式的根本弊端在于注重现成的道德知识的传输,忽视了学生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1)在内容上,脱离了社会生活和学生的实际特点将德育理想化、形式化、权威化;(2)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在方式上,只注重道德知识和规范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实践,学生学到的仅仅是枯燥的道德规范和条文,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并不能体会这些道德规范的效用,更不用提践行这些规范了。(3)在方法上,只注重教师的权威式的主导地位,将国家和社会的意识强行灌输给学生,这种德育模式大大削弱了中职院校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功能,因此针对我国社会巨大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道德冲突以及我国中职德育的乏力现状,我们应该在对传统德育工作总结和反思的同时,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德育理论,作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大的理论之一的价值澄清理论,可以对我国中职院校德育的改革、发展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2.价值澄清理论的基本观点价值澄清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路易斯-拉思斯等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指在价值观形成过程中,通过分析和评价的手段,帮助人们减少价值混乱,促进价值观的形成。拉斯思等人认为道德是这一种关于价值观的问题,人们会通过经验获得指导行为的一般准则,这种行为准则即价值观(1),他们强调价值来自于经验,不同的经验导致不同的价值观,而个人的经验将随着经验积累而改变(2)。强调价值澄清的过程。拉斯思等人将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七个步骤,即(1)选择,1)自由的、无强迫的选择,2)从多种可能中选择,3)慎重考虑后果的选择;(2)珍视,4)珍视自己的选择、5)乐于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并愿意与他人分享;(3)行动,6)把选择付诸行动,7)重复这种行动,进而是指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3),拉斯思等人认为,只有经过了上述全部阶段和过程所形成的价值观才能郑振成为自己的价值观。同时,为了实现价值澄清的目的,价值澄清理论提出了多种方法,拉斯思等在《价值与教学》一书中就曾提出包括价值应答发、书面评价法、班组讨论法在内的21种方法,而西蒙等出版的《价值澄清——教师和学生实施方法手册》则提出了79种方法,而时至今日,该学派还在不断推出新的方法(4)。以上可以看出,价值澄清理论突出强调受教育者的主题作用,反对传统权威式的道德灌输,反对现成道德规范的直接灌输和接受,主张通过一系列价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