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励志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分析【摘要】感恩励志教育主要是以“以感恩促进励志,以励志发扬感恩”作为主题,并将传统理论文化知识作为重要内容,并选用语言以及音乐帮助营造氛围,通过情境互动方式帮助激发学生具有的责任意识、感恩意识的一种教育模式。逐渐强化德育工作的有效性、针对性还有学生主动性,构成全过程、全员共同参与的一种德育教育方式。【关键词】感恩励志教育理论与实践职校在校园中开展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励志意识,使学生变得更富有情感、有责任心、有爱心,并且在学习及生活中学会珍惜生活、生命,热心助人,孝敬父母,做到知恩图报。这是教育事业的教育之本,也是教育事业的一个大目标。一、开展感恩励志教育的重要性及可行性感恩励志教育开展的思想多元化给学子们带来疑惑,这是目前职校学子在思想政治面貌情况上表现出的新状况。而不同学生在鉴别信息和事物的能力都会出现差异,造成一部分学生对于“满堂灌”的课堂理论教学方式以及日常思想政治老师的教育方式没有认同感,从而表现出逆反心理。而随着网络信息化对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负面影响,互联网上的信息有好,也有不良的,而控制和管理大量信息存在一定的困难,从而使某些不良信息进入互联网。这些不良信息的入侵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对于意识形态方面的抵御能力,使学生道德意识被弱化。市场以功利主义为主的思想使学生情绪变得浮躁不稳,导致一部分学生出现漠视班集体、自私自利、不顾他人利益等不良问题。国家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教育是实行感恩励志教育的前提,胡锦涛同志也曾强调提出:落实加强及改善学生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积极寻找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新方法。国务院也出台了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文件,并在相关文件中指出:职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教学方面需不断加强有关研究工作,加强教学过程中的科研质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的感染力。二、开展感恩励志教学的活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动方式1.以“忠心于祖国”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开设形式与政治课以及通过展示各种爱国图片等多种不同方式,组织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新成果,不断学习爱国主义精神、创新时代精神,逐渐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还有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和远大理想,为人民服务,报效国家。2.以“为社会奉献爱心”为主题开展宣传活动。通过积极开展“心系灾区,爱心救助”“节约用水,保护生态”“义务服务”等其他公益活动。旨在激发当代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使命感,使学子在实践活动中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好处,感受为社会奉献、热心帮助他人的幸福及喜悦之情。3.开展“孝敬父母”孝心活动。开展给父母书写感恩书信、寄发感恩贺卡、帮助父母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等系列活动,用实际行动表述学子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使父母感受到学子们的感恩之情,并从中收获幸福和温暖。4.开展以“热心帮助他人”作为主题的公益活动。通过进行热心帮助他人,积极为集体做贡献,感谢师恩等有意义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关心他人、感恩他人以及理解他人,做到知恩图报、团结友爱,学会真诚对待周围人,与同学、老师友好相处。三、感恩励志教育的关键活动感恩励志课是通过从内向外不断延伸的思想教育活动,其出发点为人性本善,并在教育过程中做到:以真求真,用善发扬善。挖掘人性中真善的原动力,唤醒人们的良知及麻木心灵,并以此点燃学生内心激情,不断激发潜能,树立良好的成功信念。感恩励志教学开展可以将其分成两个部分即:“激励并引导”和“真情表述”两个部分。其中“激励并引导”通常采用的方式是通过专家采用富有震撼力及感染力的言语,通过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引导学生重温过去,感恩父母、师长、他人恩情。通过回忆往事及梦想,重新树立理想、信心和勇气,并分析当今内心想法及处境,使学生顿时领悟自己的所作所为,并帮助学生找回迷失的自我。四、学校开设感恩教育的支持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