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文件目录第一章总则职工职业危害监护管理办法第二章防护措施第一节电焊作业防护措施第二节防水作业防护措施第三节噪音防护措施第四节振动防护措施第五节粉尘防护措施第一章总则第一章职工职业危害监护管理办法为了监督国家有关职工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落实情况,根据公司《职工职业危害监护管理办法》,特制定本细则。本细则适用于公司管理体系所涉及的全部职工(包括临时工和劳务工)职业安全危害的监护管理一、有害工种的职业危害监护1、公司确定的有害作业的范围包括:水泥作业、电气、焊作业、防水及防腐作业、油漆作业,项部应建立有害作业人员台帐。2、对以上从事有害作业的人员,应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其掌握从事本种作业必备的基本知识,了解对人类的健康危害及预防措施。3、建立必需的规章制度,并定期检查其落实情况。4、配备必需的健康防护和劳保用品,除发放“三宝”等通用防护用品外,电气焊工增加阻燃耐高温工作帽、眼护具,油漆工增加防护具,搅拌司机增加口罩等。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执行物质采购管理办法的规定,项目部应有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纪录。5、对从事有害工种的作业人员应每年进行健康检查。二、建立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1、项目部在施工前必须制定预防紧急情况发生的应急预案,并建立应急响应领导小组和小分队。2、紧急情况范围包括:中毒、中暑、有害化学物品泄露、触电、高空坠落、坍塌、机械伤害、地震、防汛、暴雨、大风等。3、应急预案应传达到所有应知人员,对有关人员进行应急防护知识的培训,必要进进进演练。三、施工现场的卫生管理施工现场应建合各种卫生管理和生活设施,设置固定的垃圾存放点,建设符合卫生条件的厕所、食堂,配备必备的设施,炊事人员要进行健康检查,生活垃圾应及时清运,配备保健急救人员及急救器材、药品,建立职工活动场所及抽烟室等,具体执行《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规定。职工宿舍及卫生条件应符合要求。四、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保护1、对处在“四期”期间的女职工应采取特殊的劳动保护措施,予以适应的照顾和保护。执行国务院颁发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2、不得安排未成年人从事劳动;3、对女职工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五、建立健全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组织、制度、选拔群监中,并有效地开展工作。六、监督检查1、公司配合安全检查科对各项目部执行本实施细则的情况,每年进行两次检查或抽查。并严格按照《项目部管理体系检查评分表(职业危害监护)》进行考核。2、公司根据项目部施工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或抽查。3、项目部把日常管理和阅读工作检查结果结合起来进行自查。4、对查出的问题要求采取纠正措施予以改正,必要时由检查人开具问题整改通知单,并对整改结果予以验证。第二章防护措施文件第一节电焊作业防护措施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与焊接安全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焊接作业不但工作量大,而且在焊接作业中,要与各种易燃易爆气体、压力塞和电气设备接触,同时还会产生有毒气体、有害粉尘、孤光灼伤、高频电磁场、噪声和辐射等,所以在焊接现场有可能发生爆炸、火灾、烫伤、中毒、触电和高空坠落等伤害事故,焊工也可能引起矽肺等慢性中毒,血液疾病、电光性眼炎和皮肤病等职业危害,因此,必须强调焊接安全技术措施。焊接分类,焊接是指通过适当物理、化学过程,使两个分离的固体间产生原子和分子结合,而连成一体的方法,焊接方法有几十种之多,可归纳为三大类:1、熔化焊,主要包括气焊、电弧焊和药渣焊等。2、压力焊,主要包括接触焊、煅焊、摩擦焊、冷压焊等。3、钎焊,就是将熔点低于焊件的焊料合金(称钎料),放在焊件的结合处,与焊件一起加热到钎料熔化并渗透充填到连接的缝隙中,通过熔化的钎料与未熔化的焊体表面间的相互溶解和扩散,从而使焊件凝结在一起。一、气焊气割作业乙炔(C₂H₂)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气体,是由电石(CaC₂)与水反应而生成的,乙炔是可燃气体,它与空气混合燃烧时产生的火焰温度可达2350℃乙炔与氧气混合燃烧温度可达3600℃,因此能迅速熔化金属,进行焊接与切割,乙炔是一种具有爆炸危险的气体,在使用中,必须要按施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