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粤港)国学园项目计划书(草案)一、中华国学园缘起——汤恩比预言汤恩比预言:中国文化将统一世界阿诺德,汤恩比(ARNOLDTOYNBEE)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他的20卷巨著《历史的研究》与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及更早期吉朋的《罗马帝国的兴亡》列,堪称为“巨型的历史博物馆”,被美国当代最著名的哲学教授李维誉为对人类文明“最看透底蕴的和最持续不变的沉思录”。他与斯宾格勒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洞见了西方文明进入二十世纪后的衰败。但他并没有象斯宾格勒那样,为西方描绘了一个可怕的毫无希望的前景,他则试图以基督的救世精神来拯救西方。他的研究方法继承英国的经验主义,而其核心观念则深受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影响,而他的灵感则来源于德国的歌德。他早期对古罗马的研究,使他产生了一种全球整合的观念,使他相信人类的统一性,因此被称为“全球统一的预言家”。下面,我将摘录他晚年与日本社会活动家池田合著的对谈录:《展望二十一世纪》,看看他是如何预言世界统一的:“中华民族的美德,就是在那屈辱的世纪里,也仍然继续发挥作用。特别在现代移居世界各地的华侨个人活动中也都体现着这种美德。东亚有很多历史遗产,这些都可以使其成为全世界统一的地理和文化上的主轴。依我看,这些遗产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华民族的经验。在过去二十一个世纪中,中国始终保持了迈向全世界的帝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地区性国家的榜样。第二,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步培育起来的世界精神。第三,儒教世界观中存在的人道主义。第四,儒教和佛教所具有的合理主义。第五,东亚人对宇宙的神秘性怀有一种敏感,认为人要想支配宇宙就要遭到挫败。我认为这是道教带来的最宝贵的直感。第六,这种直感是佛教,道教与中国哲学的所有流派(除去今天以灭绝的法家)共同具有的。人的目的不是狂妄地支配自己以外的自然,而是有一种必须与自然保持协调而生存的信念。第七,以往在军事和非军事两方面,将科学应用于技术的近代竞争之中,西方人虽占优势,但东亚各国可以战胜他们。日本人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第八,由日本人和越南人表现出来的敢于向西方挑战的勇气。这种勇气今後还要保持下去,不过我希望在人类历史的下一阶段,能够把它贡献给解决人类问题这一建设性事业上来。在现代世界上,我亲身体验到中国人对任何职业都能胜任,并能维持高水平的家庭生活。中国人无论在国家衰落的时候,还是实际上处于混乱的时候,都能坚持继续发扬这种美德。……将来统一世界的大概不是西欧国家,也不是西欧化的国家,而是中国。?且正因为中国有担任这样的未来政治任务的征兆,所以今天中国在世界上才有令人惊叹的威望。中国的统一政府在以前的两千二百年间,除了极短的空白时期外,一直是在政治上把几亿民众统一为一个整体。而且统一的中国,在政治上的宗主全被保护国所承认。文化的影响甚至渗透到遥远的地区,真是所谓“中华王国”。实际上,中国从公元前二二一年以来,几乎在所有时代,都成为影响半个世界的中心。最近五百年,全世界在政治以外各个领域都按西方的意图统一起来了。恐怕可以说正是中国肩负着不止给半个世界而且给整个世界带来政治统一与和平的命运。二、项目背景:在11年前,中国一共有九位大贤大德,赵朴初、冰心、曹禺、叶至善、启功、吴冷西、陈荒煤、张志公、夏衍,共同提出了一个“016号政协提案”,在这个提案当中他们紧急呼吁中国传统思想价值观的教育。他们说:“传统思想和价值观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传统经典是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这些是我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依据,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屡遭灾难而不会解体的凝聚力。如果任此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灭,我们将是民族罪人、历史罪人。对不起我们中国的列祖列宗,对不起世界人民,对不起全人类。”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中华文化经典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它们经过时间淘漉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三、项目简介:中华国学园拟在广东省惠州地区建设一个以弘扬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