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做出重大战略决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重点。乡村组织处在新农村建设的第一线,如何正确把握乡村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从而更好地履行职责,发挥作用,事关新农村建设的大局。立足冯雷实际,我们认为在新农村建设中,乡村组织应该扮演好五个角色。一、做公共事业的守夜人相对于城市比较完善的公共设施及公共服务,农村的公共事业长期以来处于低水平徘徊,基础设施欠帐很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不高,乡村基层组织忙于“催粮催款、刮宫流产”的多取少予模式,乡村经济极为薄弱,没有实力和精力改善和发展公益事业。党中央在新时期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广大农民享受公共财政的阳光政策,使得农村的公共事业迎来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在此形势下,乡村组织必须强化机遇意识,大力加强农民行路、饮水、燃料等最急需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让群众真真正正感受到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变化,感觉到党和政府在公共设施方面的投入和努力,20XX年,我县通村油路的超常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行路难,使好多群众多年的愿望变成现实,便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在群众眼里,新农村建设成为一项民心工程。二、做产业发展的领路人要提高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就必须始终把发展主导产业,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从根本上解决农业薄弱、农村落后、农民贫困的问题。农民群众普遍都有致富脱贫的强烈愿望,同时又存在致富无门,缺技术、缺资金、缺信息的问题,特别是作为千家万户组成的一个分散的群体,在瞬息万变的市场面前处于弱势地位,常常会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面临自然和市场的双重压力。在新农村建设中,第1页共4页乡村组织一是要在那些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的领域发挥作用,努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和农业的集约化程度。要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壮大农业规模的重要手段。20XX年,我镇确立了“长抓果、短抓棚,一村一品”多种经营的产业发展规划,确立了苹果、大棚、畜牧为主的多种经营三大产业,培育建成耀卓苹果科技示范园,“康家牌”无公害西红柿、红提葡萄等特色产品。以切实为农民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的信息、科技、资金、流通等服务,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去年我镇荒地村的红提葡萄喜获丰收,实行了集中统一出售,达到了产量高、流通畅、价格稳、收入多。三、做科学技术的助推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就要把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带动,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当前农业发展的关键。乡村组织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千方百计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附加值。首先要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应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促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其次,解决“不知道”和“不会”的问题。要加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与推广,解决“不用”的问题。在苹果主导产业发展上,要紧紧依托西农苹果试验站和科技示范入户工程,大力搞好间伐等14项技术推广,提高苹果生产的效益。通过对我镇耀卓核心示范户的调查,20XX年亩均增收达到1400元。再次,应该以项目引进带动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推广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延伸农业产业链。既要扶持苹果的冷藏、贮运企业,引进高科技加工企业。也要发展西红柿等大量农产品的加工转化,还要想方设法探索为大型食品加工企业提供特定农产品的途径,从而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以实现农业的稳步发展。四、做民主管理的火车头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能不能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是能否搞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只有尊重农民,才能激励农民,所以必须在加强农村民主管理上下功夫。要加第2页共4页强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保证农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建立村务公开制度,完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