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民主立法制度建设及对策研究VIP免费

民主立法制度建设及对策研究_第1页
1/7
民主立法制度建设及对策研究_第2页
2/7
民主立法制度建设及对策研究_第3页
3/7
民主立法制度建设及对策研究我国民主立法制度取得的成就新中国成立之前,受封建专制思想的影响,民主意识成长极为缓慢,立法几乎没有民主可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主立法时断时续,民主立法制度几经反复。建国初,我国十分重视在立法过程中贯彻民主精神。毛泽东在谈到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制定时指出:“原则基本上是两个: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5]1954年宪法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制定的。新中国成立作为我国民主立法的开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然而由于“文革”的影响,我国成为了事实上的“无宪”国家,立法活动基本停止,更谈不上民主立法及其制度建设。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再次将民主法治与立法紧密联系起来。他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的基本方略并写入宪法,有力地推动了民主立法制度的逐步完善。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提出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立法成为立法活动的价值指向,科学立法客观上要求立法必须发扬民主。民主立法需要制度保证,即要有一整套体现民主立法要求的制度、规范和程序,如立法公开制度、立法听证制度、立法参与制度、立法监督制度等等。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确立了民主立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第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可见,宪法要求国家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规定了最主要的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必须由民主选举产生,体现了民主立法的根本要求。进入新世纪,我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实现民主立法的制度化和体系化。2000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对民主立法作了进一步规定。《立法法》规定:“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立法工作机构应采取多种形式(如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征求有关机关、组织和专家的意见,并充分第1页共7页予以考虑。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公民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法律相抵触的,有权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审查的建议。”国务院于2001年又制定了《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和《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对国务院的民主立法工作做了进一步规定。如《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第19条第2款规定:“重要的行政法规送审稿,经国务院同意,向社会公布和征求意见”;《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第15条规定:“起草的规章直接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有关机关、组织或者公民对其有重大意见分歧的,应当向社会公布,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起草单位也可以举行听证会。”此外,一些省市也出台了更为具体的规定,集中表现为对立法公众参与的规范,其中以广东、湖南、上海等地方的规定具有代表性。如XX市于2006年公布了《XX市规章制定公众参与办法》,对公众参与立法的程序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就规章的立项、起草、审查及实施情况的评估等每个阶段公众参与的方式、程序及法制机构的职责做了明确的规定。由此可见,从《宪法》的指导原则、《立法法》的原则性规定到《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和《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的基本要求以及各省市对民主立法的具体规定,我们可以说,我国民主立法的制度框架已经基本确立。我国民主立法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代表的选任与监督机制不健全。代议制民主在我国主要体现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我国立法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宪法的修改,刑事、民事等基本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来决定。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可见,我国当前依然是代议制民主下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导立法工作的模式,人民代表大会能否正确行使职权,对我国的民主立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肩负着很多宪法赋予的职责,其中最主要的职责就是审议法律。法律是社会利益的调节器,立法是各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民主立法制度建设及对策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