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学生社团的建设,弘扬闽南文化“爱拼会赢”的正能量摘要:通过对中专学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实践探讨,在创建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中,作为校园文化创新部分,漳州第一职业中专学校率先提出了依托社团建设,培养学生闽南文化“爱拼会赢”的正能量的主题创建活动。充分发挥抓好社团建设,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发挥社团作为中职生课余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作用,凸显社团的文化特色和存在的价值。关键词:中专学校;学生社团建设;闽南文化;“爱拼会赢”闽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闽南人崇尚务实、开放、平和的生活方式,倡导“爱拼才会赢”的精神追求入校园,通过学生社团建设,开展学生自本塑造、自本管理、自本服务。特别是在职业学校有必要大力引导、扶持、促进其健康发展,把它当作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一、主要目标把学生社团建设成为德育教育主阵地之一,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以外的各项教育活动规划整合,提高教师队伍德育水平,构建比较完备的社团规章制度体系,不断扩大社团规模,打造若干精品社团,在学习、传承、弘扬闽南传统文化精神的同时,发掘、培育闽南文化中所特有的“爱拼会赢、自强不息、乡土情怀”的正能量,培养“健康、阳光、乐学、成长”具有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中职学生。二、工作过程学生社团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和补充。它能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激发思想、熏陶品格、发展个性,巩固、深化、扩展课堂所学内容,而且特别注重知识的转化、运用和创新。学生社团活动可以弥补课堂教学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种种不足,更注重实践与能力。它比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更丰富、更灵活,更能适应学生的不同需要,对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有专长、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能创造的人才具有独到功能。(一)传承优秀闽南文化艺术1.创建剪纸艺术优秀作品展厅以及剪纸教学基地剪纸艺术展厅的建设:漂亮大气的剪纸展厅展示了剪纸大师和学员精致的剪纸作品,充分展现了剪纸创建历程、“研教产销宣”特色工作模式,展厅还设立了综合实践区,每周定时活动,辅导教师通过各种丰富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民间剪纸的兴趣,理解掌握剪纸技法(阴剪、阳剪),感受剪纸独特的形式美感,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艺术表现及创造能力。同时也是本校对外宣传、参观的重要基地。剪纸艺术教学基地:本校依托文化艺术系,建立了剪纸艺术教学实践基地,基地制定了教学部、设计部、装裱部和销售部的管理制度、工作职责、计划以及相应的工作配套设施,创建了剪纸公益项目,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学生的优秀剪纸作品出售的收益全部用于公益项目。2.社团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聘请专家。譬如,聘请了海峡文化艺术研究院高级院士、崇德书画艺术馆剪纸部主任郑惠贞和漳州知名的剪纸艺术家林毅芳为本校剪纸项目特聘专家,与其签订合作协议并颁发聘书;同时我们举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拜师仪式”,郑惠贞和林毅芳两位艺术家分别接受本校两位美术教师张春平和许一桢为非遗的弟子。随后我们开展了专家座谈会,和专家们一起为剪纸项目建设涉及的双方事宜共同协商;2020年10月在剪纸社团活动室举行了剪纸艺术研讨会,为剪纸课程设置、校本教材、剪纸画册等献计献策。其次,教师对外交流:本校组织剪纸艺术教师5人到福州、漳浦等地区考察剪纸,除了了解福建各地的剪纸不同的特点,领略了不同流派剪纸的艺术魅力外,考察人员极力宣扬本校剪纸项目建设情况,宣扬本校剪纸文化品牌。2020年10月文化艺术系17级师生走进南靖曲江土楼,探寻民间传统文化—剪纸艺术,邀请到当地的剪纸艺人习老师给同学们示范传统的剪纸技艺。不仅让一职校的师生领略到了剪纸的魅力,同时了解到正是因为剪纸艺人对家乡、大自然的热爱,才能创造出栩栩如生的精美剪纸作品。3.开发《剪纸》校本教材《剪紙》校本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教材由张春平老师担任主编,根据本校学生实际、兴趣而研制开发的一门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