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社区调解案例VIP免费

社区调解案例_第1页
1/3
社区调解案例_第2页
2/3
社区调解案例_第3页
3/3
【案例1】(邻里纠纷)沈河区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安装乘凉椅方便居民休息纳凉。然而,由于乘凉椅紧邻居民楼,每天纳凉居民的聊天声让一层住户刘某的外孙子睡不好觉,这让她很苦恼。无奈之下,刘某和老伴私自将乘凉椅都拔了下来,纳凉居民找到了社区,希望社区解决这个问题。调解员第一时间介入,采取了每次仅与矛盾一方接触的“背靠背”方式调解,先听一听纠纷双方的想法,但现实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两位调解员碰头后又找到纳凉居民提出了挪纳凉椅的方案,但因为在气头上,方案被拒绝。随后,调解员找来有威望的退休老干部和老教师协助调解,平稳双方情绪。从法律角度:一方面,按照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从室内或者公共区域发出严重干扰他人噪声的由公安部门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具体如何处罚,调解员说,在城镇使用音响器材,音量过大,影响周围居民的工作或者休息,不听制止的,处5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另一方面,即使存在噪声污染,受影响的居民也应当合法解决,像刘某一家的行为则涉嫌故意破坏,如果私自拆除的设施价值高影响大,甚至会触犯刑法。【案例2】(家庭内部纠纷)凯旋社区北新小区居民刘某正在坐月子,嫌婆婆有几顿饭只是简单地做了面条和小米粥而闹起了矛盾,就在孩子刚满月的那天,她和婆婆大吵了一架,跑回了娘家。一场寻常的婆媳吵架,原本互相让步就可以化解,但双方竟互不登门长达9个月。最后,还是因为孩子要上户口,但妈妈就是不露面,不提供身份证和户口簿,婆婆没有办法了,才求助于社区,希望社区出面调解。调解当天,调解员带着婆婆一家人来到刘颖娘家,但两家人隔着门就对骂起来,调解员见势让婆婆一家人先回避,独自进了刘某娘家。调解员一进门,刘某妈妈便一个劲地对她说婆婆怎样对刘某不好。等刘某妈妈宣泄完,调解员才向刘某娘家人劝解道:“谁家没有磕磕绊绊,我看你们之间缺少沟通,事儿都过去那么久了,对方也认识到了错误,愿意道歉。而且孩子不能没有母爱,你们娘家人也应该学会放手,如果还有感情基础,应该让他们小两口独自解决问题。母乳喂养对孩子有更多好处,零岁至三岁的早期教育更离不开母爱,这种早期教育、亲子互动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听完调解员的劝解,刘某娘家人表示接受,婆婆一家随后进屋赔了不是,当刘某看到自己已经10个月大的儿子时失声痛哭,收拾行李带着身份证和户口本随婆婆回了家。【案例3】(社区调解的成功经验)[汪弄社区]“勤、准、巧”调解技巧化解居民矛盾海曙新闻网讯(播报员金丽珍)汪弄社区是一个拥有13000多户籍人口的老社区,人口多、人员构成情况复杂、基础设施老旧、公共设施缺乏、居住环境较差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造成了社区居民邻里纠纷多、矛盾问题突出等现象。针对这些日益突出的问题,2013年汪弄社区重新聘用两名专职委员作为专职调解员,经过专业的培训与法律学习,建立了“勤、准、巧”的调解制机,将社区居民的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为构建和谐社区作出了积极努力。“四勤”调解法处理居民纠纷由于社区大人口多,各类居民矛盾纠纷总是层出不穷,社区专职调解员要求为人热心、做事公道、群众信赖,调解过程讲求“四个勤”,即勤介入、勤沟通、勤解释、勤调处。出现纠纷及早介入,以便矛盾扩大,把沟通作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渠道,在沟通中注重多解释、多引导,体现出调解员的调处效率。2014年的某一天,居民文师傅急匆匆地跑到社区对社区调解员说:“同志,你快帮我们去看看吧,我们家的房顶都要塌了。”社区调解员接到投拆后立即上门了解情况,原来是楼上住户装修敲打过度,导致文师傅家房间内天花板涂层脱落。房间内社区看见而且社区调解员上门时粉刷层还在继续脱落,文师傅家的床上、地板上满是灰尘,已无法在房间内正常休息。而此时文师傅的老伴孔阿姨,满脸愁容的对社区调解员说:“社区同志,你快看看,这还让我们怎么住啊。楼上装修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每天早上不到六点就开始敲墙,中午也不休息,吵得我们心惊肉跳的,我们两个女儿都不在身边,也实在不想麻烦你们社区,想想装修也就短期的忍忍就过了,可是现在……”听了孔阿姨的话,社区调解员也深感不忍。文师傅家住在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社区调解案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