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人防建设指导意见为适应新时期人防(民防)建设的需要,增强人民群众的国防观念和民防意识,提高社区居民防空和应对灾害事故的能力,结合本市特点,现就做好我市社区人防(民防)规范化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以第六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战时保护人民,平时造福人民”的要求,紧紧围绕新时期人民防空应急准备和应对突发灾害事故的需要,加强社区人防(民防)建设工作,夯实人防(民防)工作基础,推动社区人防(民防)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社区防空防灾能力,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二、总体目标科学规划、规范管理和有效保障,结合社区建设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按步骤有序推进社区人防(民防)建设,力争20XX年底完成社区人防(民防)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计划用5年的时间,使全市所有社区达到人防(民防)规范化建设要求。形成工作机制健全、人防(民防)组织健全、防护预案完善、场所设施齐全、教育培训扎实、人防(民防)服务优质的总体目标。三、基本原则(一)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社区人防(民防)建设要坚持为居民群众的安全需求服务,动员和依靠居民群众共同参与,建设成果由居民群众共享和评价,做到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服务于民。(二)统一规划,积极兼容。社区人防(民防)建设实行统一规划,与其他相关工作实行积极兼容,做到“三个结合”,即社区人防(民防)建设与文明建设相结合,与社区安全建设相结合,与社区群防群治建设相结合。(三)坚持标准,因地制宜。社区人防(民防)建设坚持统一的基本标准,规范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按照人口数量、地理位置、社会环境等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务求第1页共4页实效,抓好落实。四、主要内容(一)建立基层组织,形成工作机制。社区落实人防(民防)管理干部,抓好社区人防(民防)建设工作。社区建立人防(民防)工作站,工作站由站长、联络员、工作人员组成,站长由社区主任或书记兼任,联络员由民兵连长兼任,并根据实际配备相对固定的兼职工作人员,承担社情要素收集、人防(民防)知识宣传、灾害事故预防和人员疏散引导等管理工作,做到基层人防(民防)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二)明确工作职能,制定工作制度。依据上级部门要求,明确社区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制定工作制度,如《社区人防(民防)工作站工作职责》、《社区人防(民防)宣传员职责》、《社区人防(民防)疏散引导员职责》、《社区人防(民防)工作责任制》、《社区人防(民防)会议、汇报制度》等,并把主要职能上墙公示。(三)制定应急预案,适时组织演练。针对人民防空的特点和本地区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协助镇(街道)人防办制(修)定上级部门部署的各类方(预)案,并根据情况,结合社区实际,依据预案,配合镇(街道)人防办适时组织居民群众进行疏散演练,不断提高防空防灾能力。(四)建立避难场所,完善社区服务。根据战时组织人民防空和平时处置灾害事故的需要,利用民防工程、普通地下室和绿地、公园、运动场等开阔地域,建立民众避难场所。制定紧急启用民众避难场所的预案,配合上级人防(民防)部门在民众避难场所的工程口部、重要路口等位置,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告知居民进入避难场所的线路使用要求。有条件社区可建立社区应急器材室,在居民区设置民防应急箱,配备必要的呼救、逃生、救生、灭火、防化、医疗救护等器材,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以便及时为居民提供民防服务。(五)开展宣传教育,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老年大学等阵地结合消防、综治、应急管理等任务配合上级人防(民防)部门组织居民群众定期开设人防(民防)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人防(民防)知识宣第2页共4页传教育,合理利用社区宣传橱窗、公共活动区域配合人防(民防)部门的宣传图板、画册等开展经常性宣传活动,开展人防(民防)宣传资料分发工作;结合各类活动,利用广播、电台、报纸、网络等的媒体开展人防(民防)知识宣传;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居民的民防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六)建立社区民防志愿者队伍,形成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