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身边好人事迹材料在你居住的周围,你会发现有许多为社区服务的好人,他们为他人奉献,不求回报,是社会的好风气,值得鼓励和推崇,下面是这篇社区身边好人事迹材料社区身边好人事迹材料一我在燕京路社区居委会工作三年啦。期间,单位取得了很多辉煌业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许多领导和同志的心血和汗水。和他们相比,我的贡献微不足道。这些年,我取得的点滴进步与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是密不可分的。思想上,逐渐走向成熟。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已在我的心中打下深深烙印,和谐检测的理念已牢记于心。积极对待上级的各项方针、政策、规定,理解的坚决执行;短期内理解不了的在执行中加深理解。经过自己的努力和领导、同志们的帮扶,今天的我已经做到了扎根基层、服务客户、自觉奉献。业务上,坚持自学为主,学文化、学专业知识、学党员廉洁自律有关规定、政(行)风建设相关规定;珍惜每一次培训机会。理论、实践考核均过关的基础上,向单位递交培训小结。向新同志传授培训内容,带动单位整体检验能力的提升。近几年,是燕京路社区建设大面积铺开实施面广,在这种情况下,我作为负责人更是及时的审校报告,付出了更大的心血。作风上,扎实、苦干、奉献。我坚信。基层有基层的优势基层人才匮乏的现状为我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基层要求职工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基层接触的人员素质、涵养相对较低要求我们有耐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值得欣慰的是:在最近一次座谈会上,领导、同志们这样评价我:一、学习上有股钻劲,不懂就学、学以致用;二、工作中从不叫苦、从不叫累;三、多年来,从不计较个人经济得失。究其原因,支撑我无怨无悔、默默奉献的信念是:燕京路社区是支拉得出、打得响、永不言败的队伍,我们的领导是奋发、有为、不断为下属提供发展空间的领导。回首这几年的风雨历程我觉得自己取得第1页共3页的最大成绩是:基本认清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爱岗、敬业、奉献、廉洁,为燕京路社区建设增光添彩。社区身边好人事迹材料二自去年开始,城南江岸明珠小区25栋1单元处,几乎每天下午都会出现一位老人的身影。他弯着腰,手拿扫把和簸箕,从顶楼一层层清扫到底层后,还会将附近几栋楼前水泥通道上的垃圾清扫干净。一切忙好后,已是夕阳西下。他叫翟大胜,今年68岁,不是小区物管,也不是清洁工人,只是一位普通住户。【勤劳的他,比保洁员扫得还干净】江岸明珠小区25栋1单元共18层高,市民范女士是这里的老住户。她告诉记者,60多岁的翟老几乎每天义务帮忙打扫卫生,让小区居民很感动。除了雷雨天气,几乎每天都见他手持扫帚,把电梯、楼梯口和附近楼下的通道打扫得干干净净,到了晚上还会用拖把将楼道口清洁一遍,范女士说,令她印象最深的是,今年春节时,一些喝醉酒的人常会在电梯里晕吐,已是深夜11点,翟老发现后还会拿着拖把将电梯清扫干净。在居民眼里,翟老比小区里的保洁员清扫得还干净,邻居见他打扫都会关切地和他打招呼,告诉他年纪大了,太累就别干了,可每次翟老都会笑着回答,没事,干净了,大家住着才舒心。【热心的他,已经扫坏了两把扫帚】近日,记者来到江岸明珠小区25栋1单元,看见了干净整洁的楼道和一尘不染的楼梯扶手。在一楼的楼道拐角处,挂着扫把、拖把和簸箕,居民说这正是翟老的清洁工具。住在一楼的奚女士对翟老赞叹不已。她告诉记者,翟老还有很多小习惯,他总是随手捡起路边散落的垃圾袋,随手摆正乱停的车辆,随手清理绿化带处宠物的粪便hellip;hellip;一件件举手之事,也一点一滴地温暖着邻居的心。在小区物业管理处,提起翟老,保洁部的负责人汪自芳也竖起了大拇指。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翟老已经扫坏了两把扫帚,前天他刚从物业处领了一把新扫帚,汪自芳说,物业也曾劝说第2页共3页他不必打扫,会要求保洁员加强保洁,但是翟老仍一再坚持。【低调的他,只是希望用行动感染他人】采访中,记者得知翟老原在三山粮站工作,20XX年随儿子搬进江岸明珠小区。提起义务扫地的原因时,翟老笑着说,初衷是因为自己看不顺眼。有人随手乱丢烟头纸屑,有人将垃圾袋放在楼道,散落一地臭烘烘的,还有人将装潢垃圾丢在电梯里。翟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