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4、蚯蚓》教学设计六拨子小学李德春一、教材分析1、单元概述:本单元共有《寻找动物和植物》、《蚯蚓》、《凤仙花》三课,在开门课《认识自己》的基础上,以动物、植物为研究对象,培养学生学习观察、记录、测量、猜想、实验等探究方法。由于学生易与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兴趣,因此安排了学生对周围的生物进行研究。通过学生对动物和植物的研究,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引起学生多学习科学课的深层次的认识。2、本课概述:本课在学生寻找身边动植物的基础上,选择一种小动物(蚯蚓)进行观察。通过用感官和借助工具观察蚯蚓,使学生体验到使用工具比单纯使用感官更有效。从观察蚯蚓的外部特征和运动方式到观察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从定性观察到定量观察,观察水平和难度逐渐增加。通过学生提问、猜想、观察、整理观察到的信息、根据实验结果修正自己的猜想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本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观察方法,而不在于多蚯蚓的认识有多深刻。二、教材分析:蚯蚓只是一个范例,可以选择其他动物。通过观察蚯蚓,培养学生用感官和工具认识蚯蚓。教师事先要带领或指导学生收集蚯蚓,平均每组要有二个蚯蚓,供课堂应用。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保护蚯蚓的训练,不要伤着蚯蚓。在观察中,要引导学生体验用工具比用感官更科学。用感官和工具观察小动物,也是自然教学的发展,而我们科学课的特色在于把使用感官和工具的训练融于科学知识的学习之中,而非独立的为训练而训练,这正是教材的综合性表现之一,把科学探究的训练、方法的训练与知识、情感的培养有机地融为一体。三、教学设计思想:本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必须为学生创造一个气氛和谐的情境,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做,在师生共建的科学氛围里,通过学生提问、猜想、观察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教师适时地点拨学生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提出关于蚯蚓的形态、结构、习性等方面的问题。2、能用简单的工具和方法观察蚯蚓的外部特征,研究蚯蚓的习性。3、能对观察结果进行记录。二、能力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蚯蚓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2、掌握观察小动物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小组实验中愿意和其他同学在一起完成。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观察蚯蚓的外部特征,组织学生交流讨论。2、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材料与工具:蚯蚓直尺放大镜线绳纸玻璃纸盒湿土干土餐巾纸筷子课前活动:让学生猜谜语,教师和学生互动(课件展示)。(老师听说我校的学生个个聪明伶俐,上课特别爱回答问题,今天我要亲身的体验一下,看看你们的精彩表现。现在我来考考你们。)课件出示各种谜语,学生猜谜语。大家真的很聪明,老师这还有一个比较难的谜语,看谁能猜出来。课件出示,学生猜出是蚯蚓。那咱们看看是不是蚯蚓(课件出示蚯蚓的图片),噢,真是!他们可真聪明!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补充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想对蚯蚓有更多的了解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它。(教师板书课题)学生思考学生回答看来同学们都是动脑筋的孩子,老师相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大家会表现更棒!会吗?提老师这里还给大家准备了几张蚯蚓的图片,请大家观看(课件展示)。谁能说一说,关于蚯蚓你都知道些什么?那么关于蚯蚓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请你提出来。学生回答、蚯蚓在土中生活。、蚯蚓身体红色。、蚯蚓身体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课上不能研究,可以留到课下完成或研究。出问题整合问题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好,下面大家想一想在这些问题中哪些问题比较接近或有联系,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当成一个问题去研究。要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这样归纳。看来大家的确是非常的动脑筋,问题整合的也非常的好。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认识一些材料。较软。等等学生提出问题:、蚯蚓是怎样运动的?、蚯蚓吃什么?、蚯蚓身体什么样?、蚯蚓有眼睛吗?、蚯蚓的身体有多长?、蚯蚓的身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