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情况调研报告下面是我们文秘114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社区养老情况调研报告供大家参阅。摘要。居家养老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居家养老模式。本文从20XXx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及老人所存在的现实需求入手,结合20XXx社区的总体情况,从社区探索居家养老的背景、社区养老工作的主要做法、社区养老存在的问题与需求等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从政府、社区和社会的不同角度,提出了关于推进20XXx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几点现实建议。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迎来了人口快速老龄化时代,而20XXx社区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未富先老”的社区。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大和“养儿防老”的传统家庭养老服务功能的日渐弱化,建立完善新形势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式已势在必行。为了掌握社区养老工作的现状,按照“六个一”活动的各项要求,从4月份开始对20XXx社区所有农户(总计841户)进行了集中走访,特别是对有老人的农户进行了重点走访。通过走访,可以看到,养老问题是当前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社区的热点。一、社区探索居家养老的背景(一)社区人口快速老龄化20XXx镇20XXx社区前身是城关镇东关村,于20XXx3年撤村建居。总面积2.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5亩,林地面积137亩。共有农户841户,2248口人。其中,社区60周岁以上的235人,70周岁以上的53人,80周岁以上的18人,90周岁以上的1人,人口老龄化现象比较突出,占全社区农户人口总数的13.65%。从我社区党员组成结构来看,社区党支部共有党员103名,其中:服务基层的青年党员有57人,从机关退休转入社区的老党员有15人,社区60周岁以上的党员有31人,党员老龄化现象也比较显著。第1页共6页(二)子女养老消费大、成本高、负担重目前,20XXx社区的养老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传统的家庭养老。这是最为普遍的养老方式;二是养老机构养老。但模式并不十分完善,受养儿防老惯性思维影响,老年人宁愿在家里战战兢兢看子女脸色,小心行事,也并不愿意去专门的养老院入住。特别是自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以来,家庭子女数量大为减少,核心家庭数量大大增多,养老对于子女来说负担越来越重,因而子女的养老压力不断加大,尤其是在独生子女的老龄化家庭中呈现出倒金字塔型,即“421”的抚养关系。这样,在竞争压力和生活压力的双重压力下,子女既要担负养育子女的压力,又要承担抚养老人的重担,自然增加了个体养老的负担。即便是老人与子女同住,子女也无法给予老人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照料,而“空巢”老人所得到的照料更少。(三)群众翘首期盼老有所养随着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农村城市化和消费结构多元化趋势的发展,传统家庭的养老服务功能日益弱化,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对社会福利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养老职能将更多地依赖于社会。走访中得知,社区老龄化的压力既现实又沉重,推行居家养老模式势在必行。二、社区养老工作的主要做法如何走出一条社区养老之路。成为20XXx社区一件最为现实最为紧迫的大事,社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解决社区老年人最实际的问题入手,结合实际,探索实施了居家养老的几项服务:(一)组织队伍服务为活跃老年人的文化生活,社区成立了“一站两中心”,即老年人健身指导站、服务管理中心和矛盾调解中心;为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成立了老年人医疗服务室、设立了老年人健康档案;社区还组织了一支有一技之长的35名自愿者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同时聘请退休党员干部积极分子同困难老人、身残老人、独居老人结成对子,进行一对一帮扶。(二)投资补贴服务为使老年人老有所养,健康快乐生活。几年来,社区按年第2页共6页龄段,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补助。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20XXx元,70岁以上每年500元,80岁以上每年800元。此外,社区还积极为60—80周岁的226位老年人每人购买了2份“助老御险”金。投资10万元,建立了户外健身活动场所6处,投资4万元,为老年人活动提供了表演服装、健身道具、音箱等设施设备。(三)开展活动服务近年来,社区积极主动开展了一系列爱老、敬老活动。社区定期组织老年人开展多姿多彩的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