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高考】高考历史二年名校模拟一年权威预测26选修3一、选择题1.(2012·太原模拟)俾斯麦早就承认:“在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势力。两个大国都希望把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并从属地上获取商业收入。”这里的“两个大国”在一战前最有可能是指()A.俄国和奥匈帝国B.英国和法国C.法国和俄国D.英国和德国2.(2012·南宁模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用伍德罗·威尔逊的话来说:“如同一切战争一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渊源于人类的本性,渊源于人类领导者的弱点、自负、唯利是图和优柔寡断。”这句话直接反映出()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加国都是帝国主义国家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C.参加一战的国家大多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参战D.各个参战国家都是为了各自国家人民的利益而战3.(2012·杭州模拟)电影《我的1919》为参加巴黎和会的主人公顾维钧设计了这样一段台词:“长久以来,中国人民期待着,期待着这个时刻的到来。……在这块土地上,诞生过举世闻名的孔子和孟子,他们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果和会将这些领土转让给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这无疑是对中国人民的极大侮辱!”台词中论述的问题是指()A.德国领土的肢解分割问题B.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海外殖民地分割问题C.中国辽东半岛主权归属问题D.中国山东主权归属问题4.(2011·武汉模拟)1918年陈独秀把威尔逊称为“世界上第一个好人”,次年却觉得威尔逊提出了“不可实行的理想”,是“威大炮”。陈独秀对威尔逊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是()A.美日在亚太地区激烈争夺B.战后没有对日本天皇进行审判C.巴黎和会损害了中国权益D.美国最终未参加国际联盟5.(2011·哈尔滨模拟)“希特勒在德国出现,以及类似希特勒的政治人物在今天任何国家出现都是人类政治史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经济危机必导致政治独裁B.有些国家仍然存在封建残余C.历史人物常被学习和模仿D.历史发展呈唯一的直线趋势6.(2012·福州模拟)漫画《葬礼》反映的是博克、古德里安、伦德施泰特等战败的德国高级将领,抬着上面写有“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棺材,在寒冬的苏联大地上狼狈溃退的场景。由此判断该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A.不列颠之战后B.莫斯科保卫战之后C.苏德战争爆发后D.太平洋战争爆发后7.(2012·龙岩模拟)凯南八千字电报指出:“我们面对着这样一支政治力量,它狂热地为之献身的信仰认为:……若要使苏维埃国家获得安全,就应该,也必须扰乱我们社会的和谐,摧毁我们的传统生活方式……(苏联)势必扩大苏联的势力范围……美国必须以实力遏制苏联。”从这段材料我们看出凯南提出遏制理论的主要原因是()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不同B.战后的和平愿望强烈C.苏联努力扩大势力范围D.美国的霸权政策8.(2012·湘潭模拟)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关岛发表演说中谈道:“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这说明二战后美国极力扶持西欧和日本的政策()A.事与愿违B.得不偿失C.福兮祸所伏D.好心没好报9.(2012·银川模拟)在伊拉克一家名叫拉希德的旅馆,正门大厅水磨石地面上镶嵌着一幅美国前总统布什的彩色漫画像,下有一行英文:“布什有罪。”这幅画像做得很大,正好撑足一扇门,任何想进门的人都必须从布什先生的脸上踩过,很难避开。这一现象最早有可能出现在哪一事件之后()A.朝鲜战争B.中东战争C.越南战争D.海湾战争10.(2012·衡阳模拟)邓小平说:“如果世界和平的力量发展起来,第三世界国家发展起来,可以避免世界大战。”这句话最能说明()A.和平是发展的前提B.新的世界大战是不会爆发的C.发展是和平的保障D.第三世界的落后和贫困是潜在的战争威胁二、非选择题11.(2012·扬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4年以前,欧洲的经济很大程度上依靠大规模的海外投资,这些投资每年产生大量的利润。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全部对外投资。在工业上,与此相同的格局也很明显,因为欧洲许多工业区已遭破坏,而美国的工厂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