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选择题1.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周恩来说:今天的主要问题,是先做到不失业、不饥饿。为此,《共同纲领》规定公私企业目前一般应实行八小时至十小时的工作制。这说明当时最紧迫的问题是()A.迅速恢复国民经济B.改善工人生产条件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建立社会主义民主解析:选A从材料“今天的主要问题,是先做到不失业、不饥饿”可以看出,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发展生产的问题,迅速恢复国民经济以解决饥饿和失业状况。2.1953~1957年,中国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平均约3.8%和18.7%。苏联1937年工业总产值实现大跨越,到“一五”计划完成时,已经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中苏两国经济建设成就均得益于()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指令性计划的实施C.对农业改造的成功进行D.两国在政治经济上的相互支持解析:选B把握时间信息1953,此时中国尚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排除A项。对农业的改造的确对两国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后期都不同程度得出现了过激的行为,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排除C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支持,但中国并未对苏联建设有太多支持排除D项。中苏两国均实行计划经济,集中了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发展经济,选择B项。3.下列资料中,最确切的反映出国家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是()A.3亿多无地少地农民获得了4667万公顷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B.参加互助组的农户达到4536.4万户,占农户总数的39.9%C.入社农户占总数的91.9%,参加高级社农户占总数的87.8%D.共有人民公社233973个,参加的人民公社的农户占90.4%解析:选CA反映的是土地改革,B只能反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C项从数据看,可以反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项人民公社是在1958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4.1956年12月,毛泽东提出: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的……上海地下工厂同合营企业也是对立物。因为社会有需要,就发展起来。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可以开私营企业,定个协议,十年、二十年不没收……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材料中“地下工厂”应该是()A.中外合资企业B.手工业个体户和手工工厂C.国营企业D.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解析:选B解题的关键在于把握住题干时间1956年12月,而这一时期我国三大改造已经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而从“地下工厂同合营企业也是对立物”可以看出“地下工厂”属于生产资料还属于私有的手工业个体户和手工工厂。5.下图是1954年河北唐山启新水泥厂工人庆祝公私合营的照片。下列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B.国家对私有制经济的改造取得根本性胜利C.当时个人崇拜已经非常突出D.国家对工商业改造的最高形式是公私合营解析:选D从图片中“公私合营”可以判断是对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形式。6.在中共中央书记处的一次会议上,毛泽东谈到:私营工商业的性质也变了,是新式的资本主义,公私合营、加工订货、工人监督、资本公开、技术公开、财务公开。并形象地说:“他们已经挂在共产党的车头上,离不开共产党了。‘空前绝后’,他们的子女也将接近共产党了。”这次会议谈论的主题是()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B.私营工商业的前途命运问题C.加重私营工商业比重问题D.控制私营工商业发展的问题解析:选A题中讨论话题涉及到私营工商业的前途等问题,但会议的主题意在确定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建立社会主义的问题。7.1953年,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的比例仅有2.3%。20世纪50年代,中国采取哪些重大措施来改变制造业的落后状态()①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实施五年计划③大跃进④人民公社化运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A④属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工业成就没关系,排除。8.这是一次被称为“强国序曲”的会议,法国《世界报》评论:“这次代表大会似乎将成为世界共产主义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日子。”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这个党正在缓慢地,但却是相当有把握地领导着,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这次会议是指()A.中共七大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