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20题,共50分。其中前10题每小题2分,后10题每小题3分)1.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的呼吸B.水资源被污染C.煤和石油的燃烧D.森林被砍伐2.下列反应起了氮的固定作用是()A.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B.NH3经催化氧化生成NOC.NO与O2反应生成NO2D.由NH3制碳铵或硫铵3.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SO2气体,最好选用的试剂是()A.澄清石灰水B.品红溶液C.溴水D.饱和NaHCO3溶液4.在通常情况下能大量共存,并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的一组气体是()A.SO2.H2S、O2B.CO、H2、Cl2C.NO、H2、O2D.HCl、CO、NH35.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考虑,大量制取硝酸铜最宜采用的方法是()A.Cu+AgNO3→Cu(NO3)2B.Cu+HNO3(稀)→Cu(NO3)2C.Cu+HNO3(浓)→Cu(NO3)2D.6.关于SO2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可使石蕊试液褪色B.它与水作用生成H2SO4C.它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3沉淀D.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不褪色7.原子序数在3~9之间的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逐渐增大的是()A.电子层数B.最外层电子数C.原子半径D.化合价△8.某元素的最高正价与负价的代数和为4,则该元素可能为()A.CB.PC.OD.S9.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是从1到8重复出现B.元素的性质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C.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从+1到+7,最低化合价从-7到-1重复出现D.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10.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在始端就采用实现污染预防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绿色化学主张在通过化学转换获取新物质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子,具有“原子经济性”,因此它既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又能够防止污染。下列化学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A.消除硫酸厂尾气排放SO2+NH3+H2O=(NH4)2SO3B.消除制硝酸工业尾气的氮氧化物污染NO2+NO+NaOH=2NaNO2+H2OC.制CuSO4Cu+2H2SO4(浓)=CuSO4+SO2↑+2H2OD.制CuSO42Cu+O2=2CuO,CuO+H2SO4(稀)=CuSO4+H2O1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吸收SO2气体,同时既无沉淀又无气体产生的是()A.氢硫酸B.NaHCO3溶液C.Na2SO3溶液D.Ba(OH)2溶液12.灼烧绿矾的反应方程式如下:2(FeSO4·7H2O)==Fe2O3+SO2↑+SO3↑+14H2O将生成的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BaSO4生成B.有BaSO3生成C.同时有BaSO4和BaSO3生成D.有SO3逸出13.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在蔗糖中加入浓H2SO4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B.浓H2SO4和浓HCl混合可制得氯化氢,说明浓H2SO4是一种难挥发的酸。C.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H2SO4不反应。D.反应CuSO4+H2S=CuS↓+H2SO4能进行,说明CuS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硫酸。14.取四张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然后按顺序分别滴加69%的硝酸、98.3%的强热硫酸、新制氯水、浓氨水,四张试纸最后呈现的颜色是()A.白、红、白、蓝B.白、黑、白、蓝C.白、白、白、蓝D.红、黑、红、蓝15.下列装置、试剂选用或操作正确的是()A.除去NO中的NO2B.稀释浓硫酸C.实验室制取NH3D.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16.1~18号元素中的三种元素分别为X、Y和Z。已知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Y元素原子的M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K层和L层电子总数的一半,Z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比Y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少2个。则这三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不可能的是()A.X2YZ4B.XYZ3C.X3YZ4D.X4Y2Z717.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C.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18.下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溶于水一定能生成强碱的是()A.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元素B.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