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第六次半月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2016年6月16日一、选择题(共60分)1、明英宗时,流民几乎遍及全国。这些流民或泛舟出海,到南洋和日本交易;或注入城市,打工度日,沦为乞丐;或进入深山,垦荒种田,采矿淘金。大量流民的出现在客观上()A.引发政府对外实行海禁政策B.利于新经济因素的成长C.加速了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D.导致白银成为通用货币2、《清髙宗实录》记载乾隆上谕:“市井之事,当听民间自为流通,一经官办,本求有益于民,而奉行未协,转多扞格(抵触之意)”该上谕表明乾隆皇帝()A.推行以商养官B.摒弃抑商政策C.放宽集市管理D.主张藏富于民3、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了著名的货币数量方程式,即“PT=MV”(分别代表价格、交易的商品总量、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在T比较稳定时,该方程式能够用以解释()A.新航路开辟后的商业革命B.世界市场雏形出现C.新航路开辟后的价格革命D.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衰落4、上表反映了19世纪英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据此可以合理推论出()A.工业革命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B.19世纪早期的伦敦贫富差距日益扩大C.交通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D.19世纪中期的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5、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市场的形成B.工业革命的开展C.商业革命的影响D.亚洲人口的膨胀6、下表是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洋纱输入的情况。据此推断洋纱的输入()时间社会经济状况1760~1830年水渠长度增加了3倍1850年英国修建了大约9654千米的铁路1852年英国生产的铁总量约为300万吨1800~1850年伦敦的人口增长了236%A.瓦解了传统小农家庭生产结构B.便利了洋布对华大量倾销C.加速了家庭纺织业的纺织分离D.满足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需要7、下表所列数据的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机器制造业()上海华商机器制造业设厂数和资本额(1866-1913年)类别1866-1894年1895-1913年设厂数设立资本(元)设厂数设立资本(元)船舶修造727001651870轧花机制造3300142520缫丝机制造140095600合计1134003959990A.为欧美列强所控制B.甲午战争后发展较快C.较其他产业发展迟缓D.成为最大的工业部门8、1933年7月,《申报月刊》出版“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特刊,征文探讨中国应当以何种方式重建经济。该刊共刊登了16篇论文和10篇随笔。方式私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非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计划经济统制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混合体篇数1932111从上表可以看出()A.国民政府的统治失去了民心支持B.实行社会主义成为民众普遍要求C.中共的革命宣传取得了显著成效D.知识分子对苏联经济模式的认可9、下图是川、滇、黔、陕、甘、湘、桂等七省当年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反映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B.体现了政府对民族工业的大力支持C.民族工业的分布在抗战后方趋于合理D.数量变化比较直观地反映了抗日局势10、据统计,1949年至1952年,山西忻县有8253户农民出卖土地39912亩;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出卖土地的户数和亩数,1953年比1952年都增加五倍多。这一现象()A.反映了土改进程的曲折性B.促使中共加快农业合作化C.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稳固性D.说明农村城镇化效果显著11、1973—1980年,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的比重从3.9%提升到5%。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A.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B.中美关系改善促使对外贸易发展C.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D.“全面整顿”使国民经济迅速回升12、下面是1970~2012年中国价格指数总体运行趋势示意图。图中圈出的两个高峰出现的相同原因是()A.借鉴国外成熟经验B.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C.对外开放逐步深入D.管理体制改革的推动13、1902年《大公报》刊登了中国第一则征婚广告,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赞扬者称其为“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批评者认为“观其口气,大有以中国伟人自居之意,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口谈维新的庸人罢了。……当今之世,不仅男择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