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堂检测·素养达标1.“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因事设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处,笑人间霸业如何!”这段材料称道的人物应是()A.刘备B.孙权C.诸葛亮D.曹操【解析】选D。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灭掉袁绍,统一了中国北方,与刘备、孙权两大军事集团渐成鼎足之势,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因此,答案选D。2.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国家陷于分裂割据局面,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中国局势的是()【解析】选B。220年,曹丕称帝,建立魏国;221年,刘备称帝,建立汉,史称蜀汉;222年,孙权称王,建立吴;至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故答案为B。【深化点拨】三国鼎立是从分裂到统一的过渡、转变时期,为西晋的短暂统一乃至隋朝的大一统奠定基础,从这个角度看它是历史的进步。3.三国鼎立局面结束后,下列政权中,曾实现过短暂统一的是()A.东晋B.西晋C.北魏D.前秦【解析】选B。280年,西晋灭吴,结束分裂局面。316年,西晋灭亡。三国鼎立局面结束后,西晋曾实现了短暂的统一,故B与题意相符。4.下列少数民族中,不属于魏晋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的是()A.犬戎B.鲜卑C.匈奴D.羌【解析】选A。西晋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是匈奴、鲜卑、羯、氐、羌,没有犬戎族,犬戎是西周时期的少数民族。5.下图是《魏晋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图中历史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A.江南经济发展B.北方文化繁荣C.专制统治加强D.国家统一完成【解析】选A。根据“北方民族迁往中原”“中原汉族迁往江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方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工具和大量劳动力等,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6.南朝四个朝代的先后顺序依次为()A.齐宋梁陈B.陈齐梁宋C.梁宋陈齐D.宋齐梁陈【解析】选D。420—589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城都在建康,史称“南朝”。7.东晋时期,社会动荡,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门阀士族的势力得以发展甚至超越皇权,皇权政治从此演化为门阀政治。皇权与士族势力的均衡与共治确保了统治秩序的平稳。材料主要说明()A.门阀政治取代皇权政治B.门阀政治是特殊条件下的一种变异C.门阀政治确保政权稳固D.门阀政治是对皇权政治的有益补充【解析】选B。由“门阀士族的势力得以发展甚至超越皇权,皇权政治从此演化为门阀政治”可以得出门阀政治与皇权政治之间的关系,是皇权政治在特殊条件下出现的变异,故选B,排除A、D;由“皇权与士族势力的均衡与共治确保了统治秩序的平稳”说明表象是士族与皇权的共治,即所谓的“共天下”,C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8.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最有利于吸收汉族先进文化的是()A.采用汉制汉礼B.使用汉姓C.与汉族通婚D.迁都洛阳【解析】选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北魏孝文帝决定改革,而其采取的一个措施便是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从而使鲜卑族更便于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故D正确。9.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a政权的建立者是()A.匈奴族B.鲜卑族C.氐族D.羌族【解析】选B。观察示意图,与a政权并立的是宋、齐、梁,a政权分裂为东魏、西魏,由此判断a政权是北魏,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建立北魏政权的是鲜卑族,故选B。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材料二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民族隔阂不断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材料三三国鼎立时期,魏、蜀、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整顿政治,增强国力,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魏、蜀、吴三国还重视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交融。(1)依据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