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高一化学《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知识点易错点总结、元素与物质的分类1.物质都是由组成的,元素在物质中以两种形态存在,即和。单质中呈,化合物中呈。只以化合态存在的元素有:思考: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2.物质可分为和。混合物可分为,和。按照元素的组成和性质,纯净物通常可以分为,。根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表现,可将反应物分为和。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选填“都”“不都”)是碱性氧化物,例如是金属氧化物,但不是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选填“都”“不都”)是酸性氧化物,例如是非金属氧化物,但不是酸性氧化物。注意:氧化物种类较多,不仅仅只有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两种,还有两性氧化物(如Al2O3)不成盐氧化物(如NO、CO、NO2)、特殊氧化物(如Na2O2)等,这里面仅有金属氧化物,又有非金属氧化物。3.根据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否导电,化合物可分为,。(1)电解质:。非电解质:。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电解质都(选填“能”或“不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等。非电解质(选填“能”或“不能”)导电,不导电的物质(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是非电解质。判断一种物质属于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时,只需要从化合物里找就行,即先排除()和。、、都是电解质。思考:a.盐酸、NaCl溶液都能够导电,它们都是电解质吗?为什么?b.为什么氯化钠晶体不导电,但是氯化钠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c.SO3、CO2、SO2、NH3溶与水混合后都能够导电,它们都是电解质吗?(2)电解质分为和,强电解质包括(HCl、H2SO4、HNO3、HBr、HI)、〔KOH、NaOH、Ba(OH)2、Ca(OH)2〕、(NaCl、K2SO4、CaCO3)。弱电解质包括(CH3COOH、H2CO3、HClO)、(NH3·H2O)、。中强酸H3PO4、H2SO3也是弱电解质。4..胶体:(1)溶液、胶体、浊液三者的本质区别:,溶液中分散质颗粒<1nm,胶体中分散质颗粒之间,浊液中分散质颗粒处于>100nm。(2)胶体的性质:a.,此性质经常用于区别溶液和胶体。b.,此性质表明带电荷。例如:Fe(OH)3胶体的胶粒带电荷,所以做Fe(OH)3胶体的电泳实验时,根据异性相吸原理,既可以根据变红褐色一端判断是电源的极,也可以根据电源的正负极判断那一段胶体变为红褐色。c.是胶体聚沉的方法:,,。注意: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的现象:,原因是前者是因为胶体加入电解质溶液而聚沉生成Fe(OH)3沉淀,后者是因为Fe(OH)3沉淀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d.分离胶体微粒与溶液中的离子的方法:,用半透膜。只有浊液中的微粒不能通过滤纸,只有溶液中的微粒能通过半透膜。(滤纸的孔隙比半透膜大)。其它胶体:土壤,水泥,三角洲,有机玻璃,墨水、空气、云、雾、烟尘(3).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反应方程式,条件是加热,Fe(OH)3不能标沉淀符号。二、离子反应1.定义:电离是。思考:(1)氨水中存在哪些微粒?(2)氯水中存在哪些微粒?(2)书写电离方程式:HClH2SO4Na2CO3CH3COOHNH3·H2O,如NH3·H2ONH4++OH-2.(1)离子反应的条件(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2)离子的大量共存问题,实际上就是对离子反应条件的应用(1)看清题目,找出隐蔽条件,如在强酸(强碱)溶液中,是否有颜色。酸性溶液中不能共存的离子有碱性溶液中不能共存的离子有有颜色的离子有Cu2+、Fe2+、Fe3+、MnO4-(2)离子之间反应能生成沉淀的不能共存;相关离子组有,注意:Al3+与[Al(OH)4]-、CO32-、S2-、HCO3-也会因为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共存(3)离子之间反应能生成水等难电离(即弱电解质)的物质;主要是氢氧根离子和弱酸阴离子与氢离子弱酸阴离子有CH3COO-、CO32-、S2-别忘记ClO-、F-、NH4+(4)离子之间反应能生成气体的不能共存;相关离子组有(5)在溶液中有电解质溶液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离子组有(6)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在较强的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共存,如注意:有条件的离子共存问题是这一部分的难点,例如遇铝产生氢气的溶液,既可以是酸液,也可以是强碱性溶液,这就需要所选离子组既不能与氢离子共存(此时还不能含NO3-,因为酸性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