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师院附中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分卷I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1.《来自家乡的喜讯》是20世80年代初的一幅漫画,画中讨论的主题主要得益于哪次会议的决策()A.中共八大B.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联系时间1980年可知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因此H符合题意。2.经济大危机的初期,美国政府采取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根据这一政策,请判断当时的美国政府与经济之间的关系()A.政府对经济彻底放任自流B.政府操纵经济发展的“方向盘”C.政府严格干预经济发展D.政府扮演经济的“守夜人”【答案】D【解析】自由放任政策与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相对立,排除B、C;A项太绝对;故D项正确。3.近代以来,1898年张謇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数年的惨淡经营,大生纱厂逐渐壮大,资本不断增加,到1911年为止,该厂获利370多万两白银,1917—1921年连续获利560多万白银。可好景不长,1922年后,大生纱厂开始走下坡路,1923年秋,大生纱厂因无款购棉花一度停工。这一现象说明了()A.思想解放是开始近代化的先决条件B.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C.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D.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答案】D【解析】根据题文中“1917—1921年连续获利560多万白银。可好景不长,1922年后,大生纱厂开始走下坡路,可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障碍主要是帝国主义,当一战爆发,列强暂时放松侵略的时候,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当战争结束,列强卷土重来时,民族资本主义马上萧条,所以独立是前提,所以D正确。4.《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一书记载: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冶业),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占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30%。1936年,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3%,而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则占工业总产值的77%。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是()A.近代工业中,消费资料的生产比重稳步增长,生产资料的生产比重逐年下降B.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压榨,使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C.民族工业在20世纪3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但地域布局不合理D.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畸形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善的工业体系【答案】D【解析】从材料数据可以分析得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重工业和轻工业发展比例严重的不协调,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故选D。5.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其主要依据是()A.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B.在正确分析国情的基础上确定工作重心C.反映了人民要求发展经济的愿望D.提出发展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答案】B【解析】中共八大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并提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6.相传炎帝“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这里的“耒耜”是指()A.生产工具B.作战武器C.生活用具D.祭祀礼器【答案】A【解析】据材料信息“教民农作”可判断,“耒耜”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工具。7.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经济侵略,对中国的影响不正确的是()A.促进中国自然经济解体B.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C.逐渐使中国融入世界市场D.有利于中国手工纺织业发展【答案】D【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列强的经济侵略导致中国的自然经济解体,中国沦为西方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A、B、C三项都是其带来的影响;D项错误,自然经济解体的标志是中国棉纺手工业的破产,不是促进手工纺织业的发展。故本题答案选D项。8.“女学生周某某,现年28岁,……毕业于美国女子大学。现执教于京师某女子学校。……自悬牌之日起,至民国8年1月止,某男如有与某某同等之能力及资产者,每日午后至6时,为会谈期。”下列选项与材料相符的有()①婚姻自由被广泛认可②父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