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2017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数学(文)试题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则如图所示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A.B.C.D.【答案】C2.已知复数,,若为实数,则实数的值是()A.B.-1C.D.1【答案】A【解析】,又为实数,,即,故选A.3.已知向量,,若,则与的夹角为()A.B.C.D.【答案】D【解析】依题意,,即解得,故,则与的夹角的余弦值,1故.选D.4.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且,则()A.B.C.D.【答案】A【解析】由,又因为,所以,故选A.5.《孙子算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约成书于四、五世纪,也就是大约一千五百年前,传本的《孙子算经》共三卷,卷中有一问题:“今有方物一束,外周一匝有三十二枚,问积几何?”该著作中提出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重置二位,左位减八,余加右位,至尽虚加一,即得.”通过对该题的研究发现,若一束方物外周一匝的枚数是8的整数倍时,均可采用此方法求解,如图,是解决这类问题的程序框图,若输入,则输出的结果为()A.120B.121C.112D.113【答案】B2【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程序框图的循环结构流程图,属于中档题.解决程序框图问题时一定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混淆处理框和输入框;(2)注意区分程序框图是条件分支结构还是循环结构;(3)注意区分当型循环结构和直到型循环结构;(4)处理循环结构的问题时一定要正确控制循环次数;(5)要注意各个框的顺序,(6)在给出程序框图求解输出结果的试题中只要按照程序框图规定的运算方法逐次计算,直到达到输出条件即可.6.动点从点出发,按逆时针方向沿周长为的平面图形运动一周,两点间的距离与动点所走过的路程的关系如图所示,那么动点所走的图形可能是()A.B.C.D.【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对于、,当位于,图形时,函数变化有部分为直线关系,不可能全部是曲线,由此即可排除、,对于,其图象变化不会是对称的,由此排除,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函数的图象与图象变化的问题.在解答的过程当中充分体现了观察图形、分析图形以及应用图形的能力.体现了函数图象与实际应用的完美结合,在解答时首先要充分考查所给四个图形的特点,包括对称性、圆滑性等,再结合所给,两点连线的距离与点走过的路程的函数图象即可直观的获得解答.7.已知满足对,,且时,(为常数),则的值为()3A.4B.-4C.6D.-6【答案】B【解析】满足对,故,故时,,即时,,则,故选B.8.若变量满足不等式组,且的最大值为7,则实数的值为()A.1B.7C.-1D.-7【答案】A【解析】作出直线,,再作直线,而向下平移直线时,增大,而直线的斜率为1,因此直线过直线与的交点时,取得最大值,由得,所以,故选A.9.某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B.C.D.【答案】D【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半个圆柱(其中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高为4)中挖去一个四棱锥(其中四棱锥的底面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高为2),故该几何体的体积为4,故选D.10.已知函数,若,则的取值范围是()A.或B.C.D.【答案】C【解析】时,显然不成立,可排除选项D;时,,可排除选项B;时,,可排除选项A,故选C.【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段函数的解析式、特殊值法解选择题,属于难题.特殊值法解答选择题是高中数学一种常见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种方法即可以提高做题速度和效率,又能提高准确性,这种方法主要适合下列题型:(1)求值问题(可将选项逐个验证);(2)求范围问题(可在选项中取特殊值,逐一排除);(3)图象问题(可以用函数性质及特殊点排除);(4)解方程、求解析式、求通项、求前项和公式问题等等.11.已知双曲线:的左焦点为,第二象限的点在双曲线的渐近线上,且,若直线的斜率为,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A.B.C.D.【答案】A【解析】设,依题意,联立解得,故,解得,故所求渐近线方程为.选A.12.若数列的通项公式分别为,,且,对任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B.C.D.【答案】D【解析】可得,若是偶数,不等式等价于5恒成立,可得,若是奇数,不等式等价于,即,所以,综上可得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