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浓度(第一课时)武汉市第三中学苏恒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的探究,了解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概念并初步学会运用概念。能力与方法:通过对溶液浓度的不同表示法的探究、溶液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比,提高运用比较、归纳、科学猜想、推理等方法的能力。以常见的化学试剂氢氧化钠发散探究,通过交流与相互评价,体验对比、猜想、验证等科学方法的运用。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溶液的组成的表达方式的探究,感受关注生活的必要性,发展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品质。教学重点: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对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的系统性了解。教学难点:对关注生活、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学习观的培养;对运用比较、归纳、科学猜想、推理等方法的训练。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合作探究法教学工具:食醋、白酒、84消毒液、矿泉水、盐酸、硫酸溶液、CuSO4、AlCl3溶液、多媒体。教学内容及程序设计:★创设情景引入课题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景1.导语:同学们,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溶液,同学们对溶液了解多少呢?2.实物展示:食醋、白酒、氯霉素滴眼液、盐酸、硫酸溶液等。3.设疑:你知道上述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吗?你能用哪些方法表示溶液的组成?投影:展示各种溶液及其标签。4.请参考上述标签,说说你的想法。5.实验设计:在化学实验室中用过量Zn粒和硫酸溶液来将氢气球充成2.24L(标准状况)大小。现有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溶液和质量体积浓度为98g/L的硫酸溶学生各抒己见。观看,思考,猜想。写下猜想。观看标签上的组成说明。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参照、评价。积极发言: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v/vm/mm/vn/v等1.联系生活寻找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诱发参与意识。2.通过学生发言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动机。3.培养学生交流和合作的能力。4.通过猜测和比较自主发现用心爱心专心116号编辑组织问题解决液,该取多少硫酸溶液,用什么仪器怎样取呢?组织交流,倾听。6.在许多场合取用溶液时,是称量它的质量,还是量取它的体积方便呢?以上哪种浓度表示方式最方便?7.追问,有无其他方式表示浓度的溶液,使我们取用更方便?8.总结,引出课题积极思考,各抒己见。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溶液需用天平称量100g(操作较复杂)质量体积浓度为98g/L的硫酸溶液只需用两筒量取100ml(操作简单)将物质的量与溶液体积联系起来的浓度表示方式。优劣,从而自主更新现有概念。★引导知识整理揭示教学内容引导知识整理1.板书:物质的量浓度。2.提出要求:同学们能尝试给新概念下一个科学的定义吗?3.组织交流,倾听。学生定义概念并进行讨论和比较,体验新概念的形成过程。1.鼓励学生自己定义概念,消除对概念的神秘感。★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探究重组提出严谨科学概念1.投影:阅读课本Page.54一、物质的量浓度板书:物质的量浓度、单位、表示方法。领会、揣摩、明确。自主探究:完成练习。1.设置学生活动间歇,突出学习重点。概念剖析形成印象2.计算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V的探究)(课堂预设与生成).将342gC12H22O11(蔗糖,相对分子质量342)溶解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将1molC12H22O11(蔗糖,相对分子质量为342)溶解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将324gC12H22O11(蔗糖,相对分子质量为342)溶于1L水,配制成溶液。巩固、强化对新概念的理解。演板、交流、参照、评价发现问题:第3题无法解出答案分享困感:溶液体积与溶剂体积的关系?不知溶液的体积,须知道溶液的密度。加深印象:“溶质的物质的量”、“单位体积溶液”2.了解概念的形成因素,体验概念的科学性和严谨性。3.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和表达的准确性。用心爱心专心116号编辑(追问:能否将体积直接相加?)辅导:巡视,对不同层次的同学进行辅导。3.引申:(nB的探究)物质的量浓度可用来表示溶液中溶质粒子的浓度,比如:分子、简单离子、原子团、阴阳离子组成的结构单元。(请同学们试举二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具有加和性获得成功的喜悦。联系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积极举例、发言。加深印象:“溶质B”学生体验概念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拓展概念的使用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