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福建专用】高三历史全程复习方略精练精析:专题评估检测11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十一)(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光绪年间的一本书描绘当时的上海“百货阗集”“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亦不细”。这反映出()A.民族工业集中于上海B.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上海成为国际大都会D.中国“闭关锁国”局面开始被打破2.(2012·北京模拟)自1868年至1895年,中国棉花出口不断增加,刺激了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汉水流域的四大集中种植区。这一现象反映了()A.农业商品化程度进一步加深B.中国近代棉纺织工业的发展C.农业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D.列强控制了中国的农业生产3.1883年10月上海《申报》发表评论说:“(轮船)招商局开其端(指招商集资的方式),一人倡之,众人和之,不数年间,风气因之一开,公司因之云集……”这说明该招商局的创办()A.开创了民族工业之先河B.最先倡导建立私营企业C.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D.是在众人推动下建立的4.有史料记载1905年上海织布厂,“生意之佳,为往年所未有,实因各处相戒不用美货,是以本布销场,顿形畅旺”。对这段史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人简单朴素的穿衣习惯使中国土布旺销B.外国经济侵略是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原因C.抵制洋货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D.经济发展与社会政治运动存在密切联系5.(探究题)下图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示意图,对其解释正确的是()①所示的经济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彻底结束②所示的经济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③所示的经济对中国的近代化有严重的阻碍作用④所示的经济为近代中国社会进步提供了根本动力⑤所示的经济对中国的近代化的作用利大于弊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④6.(2012·厦门模拟)1913年张謇发表《宣布就部任时之政策》一文,对其一贯倡导之棉铁主义加以抒发,特别是:“至于铁矿,需本尤重,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但使条约正当,权限分明,计所获益,良非浅鲜”。材料表明张謇()①主张发展实业,重点放在纺织和钢铁方面②看到了民族资本发展的局限性③倡导在不损害民族权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④力主对外开放,实现实业救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7.(预测题)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时间厂数(家)创业资本数(元)工人人数(人)1913年6983308240002707171920年1759500620000557622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C.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8.白吉尔在《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年)》中说:“……这一时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在辛亥革命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导致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①自然经济的加速解体②民族资本家积极投资近代企业③中华民国政府扶持民族工业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9.(2012·皖南模拟)在192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上,天津的永利碱厂生产的纯碱获得了金奖,在获奖证书中永利碱厂被称为“发展中华民国主要化学工业之象征”。永利碱厂获此殊荣主要得益于()A.南京国民政府的鼓励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C.民族工业走向世界D.民族资本家的积极探索10.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确定“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方针。这有利于()A.经济危机的缓和B.美国在华经济势力的增长C.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D.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11.(2012·开封模拟)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属于史学研究的()年代商办外国人办设厂数资本(千元)资本所占比重设厂数资本(千元)资本所占比重第一时期1872~18945346879.6%1032800057.3%第二时期1895~19134639081041%13610315346%A.问题形成B.史料收集C.史料整理D.历史解释12.(易错题)1947年国民党统治区出现了“拿着一口袋钱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