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专题三精复习资料7中国科技文化[复习指要]1.掌握中国古代各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及产生的原因、影响,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2.认真分析儒、道、法、佛等家和近代前后期各派的思想主张及其产生原因和社会影响,深刻认识文化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关系。3.了解各时期教育、史学方面的成就及其与阶级统治的关系。4.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认识各个时期文学作品的.时代特色。5.通过比较各时期文化发展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以及理解继承与发展的基本观点。[知识归纳分析]本专题主要包括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科技、思想、教育、史学、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的成就,以及宗教的传播和影响等基本知识。科技1.四大发明造纸术发明于西汉,东汉蔡伦加以改进。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三大发明,起始远在宋代以前,但其完成和发展却在宋代。它代表着宋代自然科学技术的突出成就。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最高结晶,对我国的文化事业,乃至世界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是我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2.数学古代:春秋时期发明了九九乘法表。《周髀算经》所记西周初年的勾股定理,比西方早500年。西汉出现了数学专著——《九章算术》。南朝祖冲之的圆周率比欧洲早1100多年,他的数学专著《缀术》成为唐朝及中世纪朝鲜、日本的教材。近代:近代前期的李善兰在(方圆阐幽)中较早阐发了微积分的初步理论,在《垛积比类》中,说明了高阶等差数列的理论,书中的“李善兰恒等式”为当时数学界所瞩目;华蘅芳的《代数术》等书,介绍了西方代数学、三角函数、微积分及当时欧洲刚出现的概率论。近代后期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分别在堆垒素数论和微分几何学的研究上作出了显著成绩。3.天文历法和地学古代:夏朝开始有了历法。商朝时,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月食记录。春秋时留下了公元前613年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而且能够测定一年中的季节。秦汉时有《周髀算经》,东汉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主持了世界上第一次对子午线长度的测量。北宋沈括创制了“十二气历”。元朝郭守敬的《授时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他还主持了空前规模的天文测量工作。近代:近代后期,在地质力学方面,李四光从运动的观点出发,建立了独创的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4.医药学古代:战国时期有了医学分科;著名医生扁鹊提出四诊法;《皇帝内经》提出病理学说,为古代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华佗除创制五禽戏外,还发明了麻沸散,开创了世界医学史上全身麻醉之先河。唐朝有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孙思邈著有《千金方》。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集历代草本药物之大成,是一部既有总结性,又富有创造性的伟大科学著作。现代:新中国成立后,医疗卫生保健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医疗保健网遍及城乡,中、西医都得到很快发展,少数民族的传统医疗技术也得到了发扬。涌现了如施今墨、林巧稚、吴阶平等贡献突出的名医。5.农学古代: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明末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现代:建国以来,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成功了籼形杂交水稻。6.建筑学古代:战国时期鲁国的公输般会建造房屋、桥梁、改进生产工具,有许多发明创造,被后世木匠尊奉为祖师爷。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唐朝长安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建筑宏伟。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万里长城气势雄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明朝北京城布局严整,建筑华丽,是我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近代:近代前期詹天佑主持修建了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近代后期,1937年茅以升设计建造的杭州钱塘江大桥,是我国近代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座丰碑;梁思成进一步探讨继承我国建筑民族风格。现代:桥梁建筑成就巨大,先后建成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等;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