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迁安一中高一历史习题:4-13A.农村经济改革刚刚拉开序幕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启动C.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D.中央开始推进企业自主管理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依据“1979年春”,“在毗邻港澳边界的深圳、珠海与重要的侨乡汕头市”,“搞贸易合作区”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之初对经济特区的设想,故选A项。B、C、D三项都不是背景,应排除。答案:A2.1982年1月5日,《FOLLOWME》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掀起了全民学外语的高潮。这一“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高考制度的恢复B.经济特区的建立C.对外开放的实行D.广电事业的发展解析:全民学外语的高潮显然是对外开放实行的社会效应。答案:C3.目前,中国市场上不少洋品牌纷纷起上好听的中文名字,如可口可乐、标致、奔驰等。这一现象表明()A.中文已成为国际通用语言B.洋品牌只有使用当地语言才能站稳市场C.中文品牌的产品都是由跨国公司在中国本土生产的D.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日益加深解析:中国市场上的洋品牌与中国的对外开放有关,起上中文名字又表明开放的程度日益加深。故D正确。答案:D4.从1980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五个经济特区,分别位于()A.广东省、安徽省、海南省B.广东省、浙江省、海南省C.广东省、福建省、海南省D.广东省、浙江省、福建省解析:五个经济特区分别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对应的省份分别是广东、福建和海南。故C正确。答案:C5.某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这一课题时,选择了四个地点作为研究对象:①深圳②广州③辽东半岛④乌鲁木齐。首先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这四个地区对外开放的先后顺序,下面四个答案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②③①④D.②①③④解析:我国对外开放的过程是经济特区(深圳)→沿海开放城市(广州)→沿海开放区(辽东半岛)→内地(乌鲁木齐)。故A正确。答案:A6.邓小平同志说:“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于是,我国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这一步是()A.建立经济特区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D.开放沿江港口城市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材料中的“大连、青岛”是沿海“港口城市”。故选B项。答案:B7.上海浦东的开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主要因为它()①能够促进上海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发展②能够带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开放③能够促进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出现新飞跃④能够成为我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解析:浦东成为我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标志,是开发开放浦东的结果,而不是开发开放浦东的原因。故D正确。答案:D8.2008年9月27日,“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行,温家宝总理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选择了改革开放的道路,这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那么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A.经济特区的创办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C.沿海港口城市的设立D.沿边开放城镇的设立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开始”。故选A项。答案:A9.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①沿海港口城市②经济特区③沿海经济开放区④内地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③①④D.②①③④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认与再现能力。答案:D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群众游行以“我与祖国共奋进”为主题,分若干部分展示了共和国60年历史进程。下列四个部分按正确顺序排列应是()①改革开放②奋斗创业③世纪跨越④科学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解析:建国初期,中国处于奋斗创业的历史时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在世纪之交,中国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了社会主义发展的航向,实现了世纪跨越。在新世纪,党和政府密切关注科学发展,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因此,本题的正确排序应为②①③④。答案:D11.从“一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中国的富民强国梦想正一步步变成现实。其中“八五”计划(1991~1995年)为中国现代化作出的最大贡献是()A.奠定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