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卷面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29年末,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来华访问时指出:“在相互对立的政府、党派、军阀的争夺中,最终获胜的那一方并非因为用武力取得了统一,而是因为赋予了人民其内心深处最想要得到的那些东西。”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国民革命军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B.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C.抗日军民多次粉碎日军的“扫荡”D.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2.有学者认为,南京国民政府“依旧是一种头重脚轻、政权与其被治之民上下脱节的统治结构。其统治模式依旧是以城市为中心,中央和各地军政官僚机构依靠县以下的地方绅士地主阶层,来实现对广大农村基层社会的征缴与治理的模式。”这主要说明国民政府()A.具有弱势独裁性质B.缺乏群众基础C.内部派系斗争复杂D.统治不合法理3.“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这是毛泽东的诗词,写于1928年秋。据此推断该诗词是()A.《沁园春·长沙》B.《清平乐·六盘山》C.《西江月·井冈山》D.《忆秦娥·娄山关》4.1927年12月发表的《武装暴动的问题》一文中提出:“中国豪绅资产阶级因为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不能成为一个整个儿阶级势力,他们内部分裂冲突,而没有组织成全国中央集权政府的能力。因此,革命不能有夺取‘首都’,一击而中的发展形势。所以客观上革命斗争的形势,也就形成各省农民暴动此起彼落,比较散乱而不相呼应的暴动。”对此分析最准确的是()A.中共坚持走城市工人暴动的革命道路B.这实际上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雏形C.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已经成为中共党内的共识D.中共已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影响5.1935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红军立刻抢渡乌江、攻占遵义;“关于作战方针,以及作战时间与地点的选择,军委必须在政治局会议上做报告。”实际上取消了共产国际代表李德独断专行的军事指挥权。这说明当时红军()A.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支持B.有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C.军事力量超越国民党军队D.已着手纠正“左”倾错误6.从1936年起,中共开始提倡与各方党派、团体和军队结成一个反日大同盟。在中共的倡导下,“全国抗日解放联盟”、“人民抗日同盟”和“全国救亡社”等民间组织应运而生。一些颇具说服力的口号如“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和“立即对日开战;停止剿共”等广为流传。这根本上表明()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状态B.蒋介石被迫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C.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得到各个阶层的支持D.全国人民一致对外共同抗战7.1938年7月,国民政府组建“国民参政会”,吸收中共及其他各种政治见解的党派参加,并庄严宣誓,所有中国人,无论其党派、宗教、信仰和职业,皆有支援抗战之责任。”“国民参政会”的建立,主要目的是()A.笼络中共和其他民主党派B.实现孙中山建立民主宪政的主张C.缓和国内人民的不满情绪D.团结国内一切抗日力量共赴国难8.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德国人约翰·拉贝,亲眼目睹了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间侵华日军的暴行,并用日记记录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同时,拉贝还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和详实说明。《拉贝日记》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料的主要理由是()A.日记内容的丰富性B.作者身份的特殊性C.日记时间的一致性D.作者经历的真实性9.下图为美国特种部队游骑兵75团的徽章。徽章下方有国民革命军“青天白日”图案和“缅甸之星”标志,这一设计最能体现的史实是()A.美国支持国民党军队打内战B.美国多次发动侵略战争C.二战期间中美合作抗日D.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10.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天下安危系一身,弥天大勇壮军魂。双十协议应运生,中华人民主浮沉。”能准确反映该诗的史实应该是()A.西安事变B.重庆谈判C.政协会议召开D.北平谈判11.它“实行无后方作战和围魏救赵战法,直搞国民党军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