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君莉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语。3、把握文章的情感线索。冯君莉,女,天津人,1956年出生,曾任青海省文学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多次在国内刊物发表散文、报告文学、短篇小说等文学作品。课文选自《中国风景散文三百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游记散文。文章通过作者游览的见闻感受,描绘了青海湖醉人的自然美,表达了作者对青海湖的珍爱之情。»ÃÏëͼ±êico32.ico青海湖风景名胜区,在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大通山、日月山、青海南山之间,三面环山,丰沛壮丽,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景区以高原湖泊为主体,兼有草原、雪山、沙漠等景观。湖中有海心山、三块石、鸟岛五个形态各异的岛屿,山峦叠翠,景观独特,其中以鸟岛闻名遐迩。湖面海拔3266米,东西长约90公里,南北宽约40公里,面积4635平方公里,而流域面积则比湖面大10倍,有50条短河从三山的四面八方汇入,没有出海的通路,因而又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蒙语叫“库诺尔”、藏语叫“错温布”,也就是“青色的湖”的意思。青海湖风景名胜简介请同学们认真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字、新词利用课文下注释或工具书解决。自学指导1•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颠簸深湛恬雅眸子安谧肃穆魅力蓼蓝哈达逶迤潸然篝火娓娓动听脍炙人口虚无缥缈bǒzhàntiánmóumìmùmèiliǎohǎwēiyíshāngōuwěikuàizhìpiāomiǎo检测•解释下列词语。瞬间深湛魅力逶迤安谧潸然泪下娓娓动听脍炙人口自学指导(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1、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是什么?请找出文中表示相关意义的句子。2、文章的线索是什么?相关句子:•“各种各样扑朔迷离的关于高原的梦。”•“我不曾领略过如此醉人的美,我甚至怀疑这是不是梦境的继续?”•“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这梦一般的传说,梦一般的景色啊1、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是什么?请找出文中表示相关意义的句子。明确:关键词语是“梦幻”。2、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明确:文章以“梦幻”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从开头关于高原的梦,到扑进如梦幻般的景观,再到梦想如何保护青海湖的美丽的幽思,条理清晰。当堂训练必做题1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颠簸深湛恬雅眸子安谧肃穆魅力蓼蓝哈达逶迤潸然篝火2解释下列词语。瞬间深湛魅力逶迤安谧潸然泪下娓娓动听脍炙人口选做题熟读全文,摘抄你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说说喜欢的理由。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清思路,掌握观察方法。•2品味语言,揣摩表达效果。•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自学指导1请同学们认真朗读课文,思考并讨论:1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赏青海湖的?(先找出相关句子,再概括所描写的内容。)2文章观察景物采用的是什么方法?相关语句观赏顺序青海湖到了,……到达青海湖我的眼前,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观赏草滩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比无际的蓝色湖水…观赏湖水再顺眼望去,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是一道尚未退却的乌云……观赏乌云再往上,就是那雨后所特有的万里晴空了。观赏万里晴空这淡蓝色的苍穹一直伸展到我的后…草滩上伫立着连绵起伏的深褐色的山峦。观赏草滩与山峦阳光越来越明媚,那蓝色的镜面上摇摇曳曳倒映出三五个岛屿的轮廓…观赏海岛我们沿着绿色的草滩,沿着蓝色的湖畔,继续赶路了。观赏结束•2文章观察景物采用的是什么方法?明确:采用“定点观察”的方法。如“由近到远”、“由上到下”等。自学指导(2)默看课文,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青海湖的美丽、富饶、可爱?1、青海湖湖水醉人的蓝色。2、环境清新幽静、无比优美。3、鸟岛之神奇及鱼之丰富。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你所喜欢的段落、句子或运用语言的技巧,讨论交流。(可从多角度阐述理由,内容、方法、修辞、情感等等,不求全面。)自学指导(3)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象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明确:先用排比的句子,从多方面描述青海湖迷人的水色,再用比喻具体描述湖水,“水灵灵”,极富动态,活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