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完小丁云梅教研汇报课默读课文,思考:默读课文,思考:1.1.课文围绕编钟写了哪些内容?课文围绕编钟写了哪些内容?2.2.文中哪些段落介绍了曾侯乙钟?文中哪些段落介绍了曾侯乙钟?读课文,围绕下列问题讨论:读课文,围绕下列问题讨论:11、曾侯乙编钟有什么价值?、曾侯乙编钟有什么价值?22、曾侯乙编钟有哪些特点?、曾侯乙编钟有哪些特点?11、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最宏伟。恢宏的气势,精湛的铸造工艺,非凡的音乐恢宏的气势,精湛的铸造工艺,非凡的音乐效果,内容丰富的乐律铭文。效果,内容丰富的乐律铭文。22、造型设计精巧音乐性能良好、造型设计精巧音乐性能良好拓展训练:拓展训练:11、结合课文第、结合课文第55自然段制作一份曾侯乙自然段制作一份曾侯乙编钟演奏音乐会的节目单,包括音乐会编钟演奏音乐会的节目单,包括音乐会时间和宣传词。时间和宣传词。22、为课文的编钟出土照片配一段说明文、为课文的编钟出土照片配一段说明文字,把出土的时间、地点、当时的情况字,把出土的时间、地点、当时的情况作简要说明。作简要说明。33、、课后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古代的其他课后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古代的其他乐器,选择一种抓住其特点完成一篇小乐器,选择一种抓住其特点完成一篇小练笔,进行简单的介绍,在全班汇报。练笔,进行简单的介绍,在全班汇报。曾侯乙编钟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套大型编钟,是战国早期著名青铜乐器。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县的一座战国早期墓葬——曾侯乙墓中。曾侯乙,是战国时代曾国(今湖北随州、枣阳一带)一个名叫“乙”的诸侯。此人死于楚惠王五十六年(公元前433年)。1978年曾侯乙墓被发现并开掘,使得许多埋藏地底的珍贵历史文物得以重见天日。现存湖北省博物馆。出土时,整套编钟耸立如故。它共六十四件,(计钮钟十九件,角钟四十五件),分三层悬挂在满饰彩绘花纹的铜木结构的钟架上,每层的立柱是一个青铜佩剑武士。它们的形体和重量是上层最小,中层次之,下层最大。最小的一件重二点四公斤,高二十点二厘米;最大的一件重二百零三点六公斤,高一百五十三点四厘米。它们的总重量在二千五百公斤以上。钟架通长十一点八三米;高达二点七三米。气魄宏大,场面相当壮观。这座墓的下葬年代为公元前四三三年,距今二千四百一十余年。它的出土引起国内外的重视,被认为是世界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