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切入在生活中,人们跳远助跑、水中嬉戏、驾车行驶、短道速滑(如图);在自然界里,物体下落、鸽子飞翔、猎豹捕食、蜗牛爬行、蚂蚁搬家……这些运动中都有速度的变化.物体的速度变化存在规律吗?怎样探索复杂运动蕴涵的规律?●知识导航(1)本章在学习了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的基础上,用实验探索的方法,具体研究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2)本章要学习三个重要公式,分别是:①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式:v=v0+at.②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式:x=v0t+12at2.③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速度关系式:v2-v20=2ax.(3)本章重点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掌握及其研究方法和应用.难点是匀变速运动规律的应用和运动的相对性及矢量性.●学法指导(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①对运动学的诸多概念、规律和公式,不要去死记硬背,而要领会概念的实质,把握公式的来龙去脉,要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通过实际物理现象的分析、物理情景的构建、物理过程的认识,来形成物理概念和规律②运动学公式比较多,一个实际问题往往可以采用不同的规律公式求解,从而实现“一题多解”,从多种的等效解法中找出最简捷的方法,这叫“等效选优法”,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不但可以简化解题过程,还可以提高我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学会用图象巧解物理问题,x-t图象和v-t图象是高中物理中首次利用图象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果能明确各种图象的物理意义,便可利用图象法巧妙地解决很多实际问题,这种方法可体现出直观、方便、化难为易的效果.在理解图象所表示的物理规律时要注意:①看清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并注意坐标原点是否从零开始.②图象上任一点的斜率,反映了该点处一量随另一量变化的快慢(变化率).如x-t图象中的斜率为速度,v-t图象中的斜率为加速度.③图象上每一点都对应着两个数,沿图象上各点移动,反映了一量随另一量变化的函数关系,因此图象都应该和一个代数方程相对应.总之,利用图象分析问题,首先要明确坐标轴的物理意义.根据图象截距确定物体初始状态,根据图象特点理解物体运动规律,做到眼中有图象,心中有(物体运动)情景.必要时可以画出物体运动草图辅助判断(3)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匀变速运动的特例,匀变速运动的相关规律和分析方法同样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掌握实验原理及实验仪器的安装与使用※学会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根据“v-t”图象描述小车的运动规律要探究一个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必须知道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但直接测量物体的速度是不容易的.请同学们思索一下怎样利用下面的实验装置,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1.为了研究小车的速度随变化的规律,需要把固定在长木板上,把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的后面.把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的位置.2.在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最的.为了便于测量,舍掉一些的点迹,找一个适当的点当做.时间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靠近开头清晰过于密集计时起点3.下表是某同学实验获得的数据,请根据表中的v、t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并观察思考,找出这些点的分布规律.位置ABCDEFG时间(s)00.10.20.30.40.50.6v(m/s)0.380.630.881.111.381.621.90结论:.如果没有实验误差的理想情况,小车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1)实验目的利用打点纸带研究小车的运动情况,分析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实验原理利用纸带上的数据和第一章的方法求出通过各计数点的速度(学完本章第3节后可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vn=求出打第n个计数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再作出v-t图象,分析v与t的关系.(3)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刻度尺、导线、低压交流电源、小车、钩码(4)实验过程①(如图所示)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远离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②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放手后,看小车能否在木板上平稳地滑行,然后把纸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