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县中学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课程标准1.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2.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3.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考纲要求1.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2.2、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3.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学习目标1.学生弄懂映射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2.能根据函数的三要素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3.会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能够解决关于分段的不等式问题及知道函数值,求自变量问题.4.学生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三种常用方法:待定系数法、配凑法、换元法,能将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解析式表示出来预计重点难点及本质问题重点:函数概念的理解,函数定义域、解析式、值域的求法,分段函数等问题;难点:理解函数概念,求函数定义域、解析式、值域方法的选择,分段函数的理解。课型安排第1课时:自主回归课第2课时:问题解决课课时课型评价任务(内容、问题、试题)课型流程要素;学习方式、策略11自主回归课通读必修1教材第二章第一二节,函数概念及其表示部分知识回顾梳理及课后习题练习,建构函数概念及其表示模块知识树;【自主体验式】阅读、思考、讨论相结合2问题解决课解决学生在自主复习课中,生成的未解决的问题;解决教案中预设的重难点问题及学生容易忽略、容易混淆的问题;(问题、试题详见一案两单)【合作参与式】学生思考、合作讨论、展讲与教师点拨相结合《函数概念及表示》------自主回归建构高2014级数学备课组一、个人“函数及表示”板块知识树预建构二、评价训练1.集合A={x|0≤x≤4},B={y|0≤y≤2},下列不表示从A到B的函数是()A.f:x→y=xB.f:x→y=xC.f:x→y=xD.f:x→y=22.函数y=f(x)的图象与直线x=a的交点个数有()A.必有一个B.一个或两个C.至多一个D.可能两个以上3.已知函数f(x)=lg(x+3)的定义域为M,g(x)=的定义域为N,则M∩N等于()A.{x|x>-3}B.{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