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常见修辞手法及运用关于高考语文对修辞手法的考查,《考试说明》明确规定: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能力层级为D。这些修辞手法都是学生常见、常用或熟悉的。高考试卷中对修辞方法的考查,不考概念,而是考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对常用修辞格进行判断、评价及运用的能力。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和运用修辞方法表达的能力。一、命题特点(一)近几年命题特点前几年多以判断选择的形式出现,但近年来更注重对修辞方法具体运用的考查,多以文字题的形式出现,放在以下题中去考:1、诗歌鉴赏题中,结合诗句内容考查修辞方法的判断和应用效果。2、文学作品阅读题中,结合文章内容考查修辞方法所表达的内容及作用。3、语言应用题(第六大题)中,根据表达需要运用修辞方法造句,主要在仿句中考查。判断选择题型,如: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棉球”这个比喻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B.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后一个“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述对象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深刻。C.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吝惜。——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默。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用拟物的方法夸大听潮的痴迷程度,形象生动,有感染力。文字题形式,如:以“关爱”开头,仿写两个句子。要求两句都要与例句句式一致、字数相等,第二句还要跟后一例句的修辞方法相同。[例句]关爱是一个眼神,给人无声的祝福。示例:关爱是一缕春风,给人身心的舒畅。(二)命题趋向1、与其他文字表述的能力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未来的修辞试题有可能和连贯得体、扩展压缩、选用等考点同时考查。如:写一张给亲属的节日或生日贺卡。要求:感情真挚自然,语言连贯得体,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出现真实姓名,正文50个字左右。此题即把修辞和连贯得体结合在一起考查。2、扩展语句题干中会加入运用修辞的要求,如:根据提供的例句,扩展下面关于“爱心”的句子,扩展时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压缩语段常在新闻标题的拟写中要求“对偶”的运用。从试题取材看,能够作为修辞题材料的,主要是那些描写、叙述或抒情方面的语段,比喻论证性的语段也可以作为修辞题的材料,说明性的语段一般不进入修辞性试题。3、近几年出现了对联的题型。一来对联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在当代呼吁保持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高考对对联的考查顺应时代潮流,对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是一个好的引导。二来,认识对联本身语言凝练、内容涵盖丰富的文化常识等特点对于高中生学习语文有很大帮助。所以今后还会考,只是形式上要更灵活。如:班里举行一次主题为“远离毒品”的班会,请你在黑板上写两句话,以彰显主题,营造气氛。要求每句话不少于7个字,两句话字数相等,句子结构大体一致。二、复习策略(一)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1、比喻。构成条件:一是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二是本体和喻体两事物在某一方面具有相似点。比喻的类型:(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如:清晨,花瓣上的露珠变成了粒粒珍珠。(3)借喻。本体不出现,无比喻词,直接出现喻体。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注意:①词的比喻意不是比喻,如“我们要放下包袱,解放思想”,用的是“包袱”一词的比喻意,不看作比喻修辞。②同类相比不是比喻,如:小玲长得很像她妈妈。表示推测、想象的不是比喻。如:天好像要下雨了。比喻的效果:使所描绘的事物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