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首发—【原创纯word版精品解析】物理卷·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0)word版】1.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共同确定了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C.速度变化越快的物体惯性越大,匀速运动或静止时没有惯性D.质量越小,惯性越大,外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知识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概念及其矢量性.C1C2【答案解析】B解析: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A错误.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得知,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没有力就没有加速度.故B正确.C、惯性与物体的速度无关,匀速或静止的物体都有惯性.故C错误.D、质量越小,惯性越小,同样的力产生的加速度越大,外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故D错误.故选:B【思路点拨】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大小是由物体的质量来量度,与速度无关.本题关键从牛顿第二定律来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抓住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大小是由质量决定,与速度无关.【【原创纯word版精品解析】物理卷·届山东省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09)】5.磕头虫是一种不用足跳但又善于跳高的小甲虫.当它腹朝天、背朝地躺在地面时,将头用力向后仰,拱起体背,在身下形成一个三角形空区,然后猛然收缩体内背纵肌,使重心迅速向下加速,背部猛烈撞击地面,地面反作用力便将其弹向空中.弹射录像显示,磕头虫拱背后重心向下加速(视为匀加速)的距离大约为0.8mm,弹射最大高度为24cm.而人原地起跳方式是,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向上加速,假想加速度与磕头虫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如果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重心上升高度为0.5m,那么人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可达(空气阻力不计,设磕头虫撞击地面和弹起的速率相等)A.150mB.75mC.15mD.7.5m【知识点】牛顿第三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牛顿第二定律.A8C1C2【答案解析】A解析:设磕头虫向下的加速度为a,磕头虫向下的最大速度为v,则有v2=2ah1磕头虫向上弹起的过程中有-v2=-2gh2联立以上两式可得a=g=3000m/s2人向下蹲的过程中有v12=2aH1人跳起的过程中有-v12=-2gH2故有2aH1=2gH2解得H2=3000×0.5÷10=150m,故选A【思路点拨】磕头虫的运动是先向下加速,反弹后竖直上抛运动.人的运动情况和磕头虫的运动情况类似,加速度相同,故利用v2=2ah1和-v2=-2gh2联立解得人上升的高度.解决本题主要是利用人与磕头虫相同的运动过程,即先加速然后向上做竖直上抛运动.类比法是我们解决问题时常用的方法.平时学习要注意方法的积累.【【原创纯word版精品解析】物理卷·届山东省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09)】5.磕头虫是一种不用足跳但又善于跳高的小甲虫.当它腹朝天、背朝地躺在地面时,将头用力向后仰,拱起体背,在身下形成一个三角形空区,然后猛然收缩体内背纵肌,使重心迅速向下加速,背部猛烈撞击地面,地面反作用力便将其弹向空中.弹射录像显示,磕头虫拱背后重心向下加速(视为匀加速)的距离大约为0.8mm,弹射最大高度为24cm.而人原地起跳方式是,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向上加速,假想加速度与磕头虫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如果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重心上升高度为0.5m,那么人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可达(空气阻力不计,设磕头虫撞击地面和弹起的速率相等)A.150mB.75mC.15mD.7.5m【知识点】牛顿第三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牛顿第二定律.A8C1C2【答案解析】A解析:设磕头虫向下的加速度为a,磕头虫向下的最大速度为v,则有v2=2ah1磕头虫向上弹起的过程中有-v2=-2gh2联立以上两式可得a=g=3000m/s2人向下蹲的过程中有v12=2aH1人跳起的过程中有-v12=-2gH2故有2aH1=2gH2解得H2=3000×0.5÷10=150m,故选A【思路点拨】磕头虫的运动是先向下加速,反弹后竖直上抛运动.人的运动情况和磕头虫的运动情况类似,加速度相同,故利用v2=2ah1和-v2=-2gh2联立解得人上升的高度.解决本题主要是利用人与磕头虫相同的运动过程,即先加速然后向上做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