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观富春山居图有感VIP免费

观富春山居图有感_第1页
1/3
观富春山居图有感_第2页
2/3
观富春山居图有感_第3页
3/3
观富春山居图有感观《富春山居图》有感说到中国的山水画,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要数富春山居图了。它是由我国元代画家黄公望所作,堪称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传世之作。全画总共有前后两段,主要是着力描写浙江富春江带的山水景色。乍一看此画,首先给人的是一种苍凉和悲壮之感。画中的一山一树仿佛也向我们流露出富春江两岸的苍穹和旷野之情。要想充分的去欣赏此画并把握此画的意境,就要结合作者的生平和经历一起来欣赏。黄公望(1269—1354年),字子久,号一峰,又号大痴道人、井西老人,江苏常熟人(一说富阳人)。本姓陆,名坚,父母早逝,家贫无依,过继永嘉(今温州)黄氏,遂改姓名。自幼聪敏勤学。及壮,博览群书,经、史、九流之学无不通晓。工书法,通音律,能作散曲。年轻时的他曾在在浙西廉访使署充当书吏,因经办田粮征收事被诬下狱。出狱后,改号“大痴”,从此不问政事,浪迹江湖。其后信奉全真教,成为清修道士,卖卜云游于杭州、松江等地。50岁始专心从事山水画创作。晚年酷爱富春山水,在春茗筲箕泉(今富阳新民乡庙山坞)结庐定居,并开始专心致力于绘画艺术创作,用笔墨歌颂祖国的大好山河,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所以,他的作品大都透漏出一种对于仕途的不屑,对于世俗的不羁,一心投身于山水,从此不问世事的旷达和豪情,这似乎与东晋的诗人陶渊明有的一比,一个是寄情书画,另一个是投身于诗歌。黄公望的山水画,继承了五代、宋初董源、巨然一派,又受宋末、元初赵孟颊薰染,溶合自身对自然实景之感受,加以发展,自成一家。其特点在于:作浅绛色,山头多矾石,笔势雄伟;作水墨,皴纹稀少,笔意简远,超逸有致。而且他在从事山水画创作以前,曾游历了不少名山大中川,长时间生活在山林之中,深入观察、研究山水的特色。他住在江苏松江时,在松江通海的地方,看激流轰浪,风雨交加,也不在乎,住在常熟虞山的时候,经常观察虞山早晨和黄昏,阴天、雾天与晴第1页共3页天的不同景象,注意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山色变化。这一些,为他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生活基础。这幅画中的山水之景在历史中是有记载的,黄公望晚年“放浪江湖,爱富春山水之胜,泼墨画大岭山图,遂结庐山于鸡笼山之稍箕泉,以终老焉”。他死后坟葬霄箕泉附近的庙山坞。这里可以看出,黄公望和晚年,长期在富春江两崖从事创作,而且定居于富春江畔。记载中所讲的大岭山图,就是富阳大岭山的写生画。这一带,确实是具有曲型富春山水风味的好地方。透过这幅画,并结合作者的性情来体会这幅画的意境,我们不禁在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一个场景,跨越到百年以前,黄公在初秋时节,踏着山间的青石小路,跨过古老悠远的白鹤桥,穿梭于初秋绿树的浓荫中,侧耳倾听丁冬的小泉飞瀑泉,满眼看到的是累累果实,尽情陶醉在芳草馨香中,令人忘记了署热,忘记了疲劳。而后,当他行至约一华里,便到了庙山坞口,登上右边的一道山梁,展视在眼前的是一片开阔的平地。这便是他晚年居住过的筲箕泉,当地人叫稍箕大坪。此地三面坏山,一面临江,酷似筲箕。放眼环视,只见鹳山树木葱笼,大岭峰峦起伏,鸡笼山孤峰独秀,东洲沙如水中翡翠。碧玉似的富春江从脚下缓缓而过,江流尽处,去波相接,杭州在望。正可谓“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于是,他画意大发,借着丝丝的秋风,山间弥漫的微微寒意,展开画布,尽情的挥毫泼墨,大有将眼中之景和心中所感都尽情表现于这几尺画卷中,画到兴起之时,自己似乎走进画中,将周围的一切喧嚣和杂念都抛到脑后,于是乎,这幅传世之作《富春山居图》便由此诞生了,并成为我国艺林的瑰宝并被无数的后代画家争相模仿和学习,对我国的水墨山水画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除了这幅画的意境令人着迷外,它的表现手法和画工也不容小觑。虽然只是平面画,但这几十个峰峦,通过线条的轻重和背景的烘托,使得层次感极为分明,从远处的群山到近处的山,过渡均匀,画面很有深度感,没有突兀的将近景与远景分开;从整体上看,画面前大后小,也更加凸显了错落有致的山峦与山上的树木;在山脊之上,形态各异的树木,姿态万千,第2页共3页浓墨勾勒的树木生机盎然,尽显参天之势,淡描的树木有些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观富春山居图有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