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的读书心得:读哈姆雷特有感我认为哈姆雷特这段独白是他性格的转折点,是哈姆雷特从延宕转入行动的关键。从外表看来是不错。但问题是,以哈姆雷特对生命价值的偏爱,怎么会在一受福丁布拉斯士兵的刺激就"只许有流血的念头'呢?哈姆雷特预备流血以及要让别人流血的念头像他对生死的思索一样是主动选择的结果吗? 哈姆雷特的延宕与行动之间假如没有必定的联系,哈姆雷特的性格必定是不统一的。从哈姆雷特的独白看,哈姆雷特尽管下定报仇的决心时,也没遗忘对生命价值的思索。他的内心深处还在不断地询问生命意义何在的问题。他说: 可是到底是由于 禽兽的健忘呢,还是由于把后果 考虑得过分周密,想来想去, 只落得一分世故,三分懦怯 我实在不知道为什么一每天过下去 只管在口里嚷"这件事肯定要做', 而明明有理由,有决心、有力气、有方法 叫我动手啊。(四幕四场) "为什么一每天过下去' 这样有关生命价值的问题,在哈姆雷特此时此地还根本没有得到解决。所以,在第五幕的"墓园'一场,哈姆雷特面对"骷髅'尽管是不断地在调侃,但想到的却是 "我们会重新落到多么下贱的用场啊,霍拉旭! 我们一步步想象下去, 不会想象到亚历山大的最名贵不过的玉体叫人家拿来当烂泥给酒桶塞塞孔眼吗?'(五幕一场)。 哈姆雷特看到了生命的改变之快与脆弱,看到了死亡对于生命的剥夺,假如假以时日,哈姆雷特或许会深思诞生命的真正意义及给自己的报仇寻求到价值。但是,在一系列大事的因果性中,哈姆雷特对生命深思的心性缺少进展与成熟的时间。"我处处碰见的事物都在责备我,鞭策我起来报仇!'这句话流露出了哈姆雷特在选择流血时的无可奈何的心态。重整时代的任务逼迫着哈姆雷特匆忙上了战场,而终因误杀波乐纽斯,被克劳狄斯所利用,最终落得了凄惨的结局。 哈姆雷特是单纯的,他向往一种理想的人与社会,在发觉生活的真相是那样恐惊之后便不禁产生了幻灭感,对生活失去了乐趣,他想转变现实,却找不到途径,他甚至更加感到只有死亡才能终止那心灵之中的无限悲苦。 或许就是像哈姆雷特这样人,在生存与毁灭之间徘徊,才会不顾一切地撕开人性丑恶的一面。生存的道路是何其的困难,在毁灭面前,只有以自己的双手去"重掌乾坤',哪怕牺牲自己的理想与生命。这就是我们的哈姆雷特,以自己的生命与理想去和现实的命运挑战,尽管他在残酷的现实没能完成"改造社会',但是我想这就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