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坝设计一.基本资料1.地理位置某水库枢纽位于某江上游,东经111。~111。30,,北纬24。30,~25。30,。2.流域概况某江属珠江水系,全长125km,发源于湘桂交界的都庞岭,由北向南流经盆地、峡谷、丘陵等地区进入广东省后汇入珠江。流域内水量充沛,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年平均降雨量超过1500mm,多集中在5、6、7月,占全年降雨量的46%,以致造成春秋两季干旱。丘陵地区矿产丰富,特别是有色金属锡矿占重要地位,急需用电开发和冶炼。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3.建筑规模本水库枢纽工程是以灌溉为主兼顾发电和供水的综合利用工程,水库总库容为5.2亿m3,其中有效库容为3.5亿m3,灌溉农田18万亩。电站装机容量为4×0.32=1.28万kw,拦河坝高42m,工程总投资×亿元。该工程等别为二等,拦河坝为Ⅱ级建筑物。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4.水文气象资料坝址以上控制集雨面积1230km2,多年平均流量31.6m3/s,平均径流量1.0亿m3。(1)水库特性采用某站26年雨量系列并以该站3日暴雨频率值作设计依据,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大坝为Ⅱ级建筑物,按校核洪水为1000年一遇,设计洪水为100年一遇。坝址下游无防洪要求,坝顶闸门采用5孔5m×12m的弧形闸门进行调洪,正常高水位182m泄洪时(堰顶高程为176m),水库特性见表2-1-1。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表2-1-1水库特性表分类指标名称上游水位(m)下游水位(m)相应下泄流量(m3/s)水位校核洪水位(0.1%)184.73153.103124.00设计洪水位(1%)183.00151.302243.00消能防冲设计洪水位(2%)182.55150.902030.00正常高水位182.00144.800(关闸门时)死水位172.00续表分类指标名称上游水位(m)下游水位(m)相应下泄流量(m3/s)库容总库容(亿m3)5.20兴利库容(亿m3)3.50调洪库容(亿m3)0.80死库容(亿m3)0.90调节性能为多年调节(2)设计流量经水能计算,压力管最大设计流量为Q=11.5m3/s。(3)气象本流域属亚热带季风区,多年平均最大风力8级,风速19m/s,风向多北风,吹程3km,多年平均蒸发量1252.6mm,多年平均降雨量1673mm。多年月平均湿度83%,流域内平均气温19℃,最高温度38.7℃,最低温度-7℃。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5.地质条件(1)库区工程地质条件库区为一斜向盘地,地层有中泥盘纪郁江层砂岩,东岗岭灰岩,上泥盘纪榴江组灰岩、页岩等,地质构造上处在富阳大向斜中南部,褶皱与断裂大部分为南北,与河流平行。因此库区内大部分虽处在可溶性碳酸盐岩石中,水库畜水后,四周没有经常渗漏地段,加以库内地下水埋藏不深,地面水流丰富,为一良好水库。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2)坝址工程地质条件坝址位于燕山期花岗岩侵入体边缘,可大致分为新鲜岩石和微风化、半风化、全风化及残积层。河床部位为半风化花岗岩,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两岸风化较深呈带状,残积层较少,仅见于左岸181m高程以上,厚度约2m。全风化层厚5~8m,半风化右岸深7~13m,左岸9m,岩石力学性质见表2-1-2。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表2-1-2岩石力学性质表层序风化程度厚度(m)岩石特性物理力学性质及主要指标1半风化花岗岩8~10黄白色长石部分风化,锤击多沿节理成块破碎,有一定坚固性容重25.6kN/m3,抗压强度30~80MPa,f,=0.7~0.9c,=0.3~0.7MPa2酸风化花岗岩20~40灰白色,除长石云母因稍有风化外,性质与新鲜花岗岩无大差别容重25.8kN/m3,抗压强度100MPa,f,=0.9~1.2c,=0.7~1.1MPa3新鲜花岗岩灰白色,坚硬致密容重25.9kN/m3,抗压强度150MPa,f,=1.2~1.3c,=1.1~1.5MPa坝址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组;(1)横切河床走向北西15。~20。,倾向北东,倾角45。~55。由数组大致平行的剪切裂隙构成(代号F1),裂隙带宽0.5~7.3m对坝址有较大影响。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2)河床右侧最发育者有三组:第一组走向北东35。~45。,倾向北西,倾角32。~65。;第二组走向北西52。~80。,倾向西南,倾角30。~80。;此两组对坝的稳定不利。第三组走向北西28。,倾向北东,倾角60。,由于节理发育,所以渗漏较严重,单位吸水量0.01~0.05L/(min·m),河床中基岩深达20m左右,两岸深为10m以上,见图2-1-3。坝段河流向南西,泄流挑出至坝基下游34~54m范围内,冲刷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