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县产业发展情况一、产业发展主要历程建国以来,长岛县经济发展主要经历了五个关键时期:①1949年至1984年,粗放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海洋捕捞,后期逐步发展海水养殖。②1984年至1997年,经济发展腾飞阶段。随着1984年山东省海岛工作会议召开,我县在全国率先实施“耕海牧渔”发展战略,实现了单一的捕捞业向以养为主、养捕并举的战略转移,构建了海带、扇贝海珍品养殖新格局,经济得到快速发展,1992年成为山东省第一个小康县,有8项主要经济指标的人均水平居全国14个海岛县之首。③1997年至2002年,经济发展困难阶段。1997年以后,由于主导产业栉孔扇贝连续大面积死亡,捕捞资源日趋衰减,海岛的两大支柱产业严重受挫,经济急剧下滑,在全国14个海岛县中,长岛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人均水平已经由过去的首位降到下游水平。④2002年至2007年,经济平稳恢复阶段。2002年8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在长岛召开现场办公会,为长岛提出了三年大发展、大变样的奋斗目标。长岛立足海岛自身实际,大力优化经济结构,多品种养殖格局初步形成,海岛旅游、风电产业得到快速发展。⑤2007年至今,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快速发展阶段。2007年以来,山东省和烟台市全力支持长岛科学发展,长岛县立足资源优势和海岛特色,确立了一个目标、两大布局、三大产业、四大工程的“一二三四”发展思路,一个目标就是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县和山东海上明珠,全力打造富裕、魅力、和谐长岛,两大布局就是统筹发展南五岛和北五岛两大板块,三大产业就是做大做强生态渔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四大工程就是营造100万亩海底森林、发展100万亩生态养殖基地、开发100万kw海上风场和引进100万进岛高端游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展开规划,聘请了中科院、同济大学等单位一起搞好新一轮《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旅游总体规划》和生态渔业、陆岛交通、电力发展等规划。二是推进项目,围绕四个一百万工程开工建设了县医院改扩建、悦海假日酒店等7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6亿元,其中产业项目41个,基础设施项目39个。三是借助外力、争取政策支持,累计争取各项支持政策29项、支持资金4.27亿元、各类借款9600万元、贷款2.7亿元。四是启动内力,围绕发展稳定两大主题和财政群众收入双增两大目标,通过培植风电、旅游、航运和加工业拉动财政增收,通过发展生态渔业和服务业拉动群众增收,长岛经济发展步入发展速度最快、结构最合理的新时期,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2亿元,年均增长19.5%;财政收入突破亿元,达到10018万元,年均增长25.6%;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805元,年均增长13.5%。多方面工作取得重大突破,2008年10月16日中央军委、国务院批准长岛局部对外开放。2008年2月4日国家宗教局批复建设庙岛大型妈祖露天塑像,成为全国第四座也是唯一道教塑像。2008年11月9日蓬长大桥及跨海通道经温家宝总理批示、进入国家层面。2010年8月15日成思危、龙永图、蒙代尔等国内外50为专家学者在海岛经济论坛上就海岛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等转方式、调结构重大问题进行论道。先后荣获首批“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县”、“中国绿色名县”等称号,第五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县”。二、产业发展现状在100万亩海底森林和100万亩生态养殖基地建设工程上,海底造林和生态养殖达到49万亩、71万亩,捕捞业向海洋物流和海上旅游转变,海底造林和生态养殖引起媒体和上级强烈关注,新闻联播用2分40秒专题介绍,新华社内参和了望杂志等均予长篇报道,回良玉副总理专门作出批示,科技部将长岛列为生态养殖集成技术研究基地,农业部在全国推广10个长岛模板、每项补助1500万元,社科院专家认为这是海洋经济一项革命性工程。两个100万工程建成后,年水产品产量100万吨、优良种质1.3万吨、产值360亿元。在100万高端游客引进工程上,由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一般游客向高端游客转变,重点建设南北长山岛母港和庙岛、大黑山岛、小黑山岛、螳螂岛、砣矶岛等子港,南北长山重点建设五星级酒店、分时度假地产、岛陆连接大桥、邮轮港口、公共机场、游客中心和海岛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