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金山隧道出口(左幅)段爆破专项施工安全方案一、工程概况大丽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道214线在滇境内的重要路段,是滇西北与滇南间的重要运输通道,是云南通边、进藏的重要通道。本工程位于云南西北部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市境内,主线起于大理州大理市凤仪镇,止于丽江黄山垭口西,主线全长191.770Km,同步建设深长村连接线、丽江连接线、松园桥连接线。本标段为位于丽江市玉龙县拉市乡,起讫里程桩号K174+410~K178+281.12,里程长度为3.87112km,按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80km/h,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石金山特长隧道3865米(其中我部施工左幅出口段1940米),隧道主体结构采用仰拱复合式衬砌,隧道衬砌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隧道初期支护由挂钢筋网、喷射C25混凝土和锚杆组成,Ⅳ级以上围岩段增加格栅及型钢钢架加强支护,边墙采用砂浆锚杆。二次衬砌采用C25级钢筋砼。出口洞口设长管棚,洞内超前支护采用注浆小导管和注浆锚杆。二、工程地质情况1、地形地貌本隧道地处金沙江水系二级分水岭,为裸露型碳酸盐岩溶山地地形地貌,地表见溶蚀洼地、谷槽,植被不发育。表层上覆褐黄、褐灰、褐红色亚粘土,呈硬塑状,下部局部地段为碎石土,厚度随地形起伏变化,一般0.0~15.0m,凹地及冲沟部位厚度较大,局部大于20m,容许承载力亚粘土200Kpa、碎石土350Kpa;下伏基岩前段以三迭系2灰岩、白云质灰岩,多呈弱风化碎块~大块状,局部上部呈强风化碎块状,岩质硬,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较完整,溶蚀较发育。2、水文、地质本项目属金沙江水系,其中以金沙江水系为主,水系较发育,多呈树枝状,隧道穿越玉龙雪山隆起区,灰岩出露广泛。水文地质结构类型为岩溶化山地深循环单向排泄型,其特征为:地处强烈上升区,岩溶水的垂直渗流带特别发育,深达300多米,地下水主要由南东流向北西,以金沙江为排泄基准。3、工程不良地质隧道出口段为岩溶洼地,上覆第四系残坡积粉质粘土夹碎石土,硬塑状,厚度10至40米,洞口段施工时极易坍塌,甚至沉陷至地表,因此,应及时砌护;隧道中部围岩为弱风化灰岩、白云质灰岩,呈碎块、块石状镶嵌结构,局部呈碎石状压碎结构,局部地段岩溶相对发育,发育程度中等,拱部无支护可产生较大坍塌,侧壁有时失去稳定,施工时,及时喷锚支护,并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三、爆破开挖方案1、拟定在进洞后即V~IV级围岩区域,采取分台阶式爆破掘进,当隧道穿越软弱围岩或断层时采用微台阶施工工法,并加强初期支护。2、在Ⅲ级围岩区域采取看围岩结构情况而定可分全断面或上下导坑方式进行爆破掘进。四、爆破施工1、爆破器材的选择根据隧道所穿越围岩的坚固系数f等,本工程选用低密度,低爆速、威力适中、匹配性好、防水性能好、易于切割分装成小卷的2#乳3化炸药,该炸药直径32mm,每卷长200mm,每卷重量200g;引爆器材选用国产系列1~13段非电毫秒微差导爆管。2、爆破方式的选定在比较风化、破碎的地质条件下,采用光面爆破或预留光面爆破;在地层虽然软弱,但岩体的整体性较好的地质条件下,采用预裂爆破效果较好。根据实践证明,全断面深眼爆破,周边眼采用光面爆破,块度较为适宜;周边眼预裂爆破,崩落带普遍出现大块现象,给装运带来困难,不过预裂爆破成型及炮眼保存率普遍优于光面爆破,但在光面爆破中周边眼距离高为40cm,轮廓成型比较好。由于洞内围岩大部分为IV、V级围岩,岩质较为软弱且破碎,故拟定凡隧道穿越IV~V级围岩均采用正台阶方式法开挖,上下台阶错台约为8~10米,上断面采用光面爆破,下断面预裂爆破,每循环进尺0.5~1米。在隧道穿越Ⅲ级围岩且岩体比较稳定的地区,为加快工期,拟定采用全断面光面爆破,每循环进尺2.5米。3、掏槽方式的选择“有无进尺看掏槽”,隧道爆破开挖的关键是掏槽,掏槽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爆破效果,并且掏槽的深度宜直接影响隧道的循环进尺。根据所选用的钻孔机械不同而选用最佳的掏槽形式。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复式楔形掏槽的方式,比较适用于各类围岩中。如下图所示:44、爆破设计参数的确定根据经验初选参数,再经过现场实验。(1)炮眼深度L,孔径D以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