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0-/8集美区医疗救助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医改办等部门关于完善城乡居民医疗救助体系实施意见的通知》(闽政办〔〕号)、《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厦府〔〕号)和《厦门市医疗救助办法》(厦府办〔〕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按统筹城乡发展要求,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众基本医疗权益为目标,健立管理科学、标准合理、程序便捷、操作规范的困难群体医疗救助体系,解决我区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努力实现困难群众“病有所医”的目标。第三条医疗救助是指政府和社会对因病而无经济能力进行治疗或因支付数额庞大的医疗费用而陷入经济困难的居民实施专项帮助和经济支持的一项社会救助制度。第四条医疗救助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一)实行属地管理;(二)救急、救难、公平、便捷;(三)救助水平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1-/8(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政府救助与社会扶助相结合;(五)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相衔接。第二章医疗救助对象第五条医疗救助对象是具有本区户籍或本区常住人口,并在本行政区域内居住,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城乡居民。第一类救助对象:特困人员。指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成年人。第二类救助对象:(一)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二)重点优抚对象(含革命“五老”人员,即老地下党员、老游击队员、老接头户、老交通员、老苏区干部);(三)重度残疾人,指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残疾等级为二级(含二级和精神、智力三级)以上的人员;(四)享受救济的年代精简老职工、矽肺病救济对象;(五)计生特殊家庭。指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和计生手术并发症的家庭成员。第三类救助对象:低收入家庭成员。指家庭月人均收入在本市低保标准两倍以内、家庭财产符合规定的家庭。一至三类救助对象均为经民政部门认定的、具有本辖区户籍的居民。第四类救助对象: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成员。指经民政部门认定,扣除当年家庭成员个人自付医疗费用后,家庭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财产低于或等于本市低收入家庭标准的家庭成员。除具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2-/8有本辖区户籍的居民外,还包括在本区就业或创业取得居住证(暂住证)满年并且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住满年,近年内累计缴纳社会保险满年且当月正常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非厦门户籍的外来务工人员;在本市缴纳社会医疗保险且当月正常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的非厦门户籍在校学生。第三章医疗救助范围与标准第六条医疗救助形式、救助比例和救助限额(一)资助救助对象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救助对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需个人缴纳的费用,由政府给予全额资助。(二)门诊救助标准对救助对象患病治疗发生的、属于基本医疗保险可报销范围内的门诊费用(含基本医疗保险社会统筹医疗基金起付线以下的费用),扣除基本医疗保险、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报销金额后,对个人自付部分给予一定比例的救助。其中,第一类救助对象按给予救助,第二类救助对象按的比例给予救助,第三类救助对象按的比例给予救助,第四类救助对象按的比例给予救助。第一类救助对象不封顶,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救助对象年累计救助金额不超过万元。(三)住院救助标准对救助对象患病住院治疗发生的、属于基本医疗保险可报销范围内的医疗费用(含基本医疗保险社会统筹医疗基金起付线以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3-/8下的费用),扣除基本医疗保险、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报销金额后,对个人自付部分给予一定比例的救助。其中,第一类救助对象按给予救助,第二类救助对象按的比例给予救助,第三类救助对象按的比例给予救助,第四类救助对象按的比例给予救助。第一类救助对象救助金额不封顶,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救助对象年累计救助金额不超过万元。第七条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