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同步检测卷1/9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同步检测卷一、选择题下图是“大气热力作用关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A.AB.BC.CD.E2.“十雾九晴”指的是深秋、冬季和初春的时候,大雾多发生于晴天的清晨,主要是由于晴朗的夜间()A.B减弱B.C增强C.D减弱D.E减弱【答案】1.D12.C【解析】1.图中A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B是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C是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D是大气逆辐射,E是地面辐射。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辐射E,D对。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很少,A、B、C错。2.“十雾九晴”指的是深秋、冬季和初春的时候,大雾多发生于晴天的清晨,主要是由于晴朗的夜间大气逆辐射D减弱,地面降温快,出现逆温现象,C对。与B、C减弱无关,B、C错。E是地面辐射,没有减弱,D错。热岛强度是市中心与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能准确反映“热岛效应”的变化状况。“冷岛效应”原指干旱地区夏季时,绿洲、湖泊气温比附近沙漠低的一种局部温凉的小气候现象。目前许多城市也在广泛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读图,完成下列各题。3.长沙城市热岛效应最显著的季节为()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冷岛效应”会使①处与周边地区相比()A.年降水量增多B.空气对流减弱C.热量交换增强D.水汽蒸发加快【答案】3.D44.B【解析】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同步检测卷2/93.根据长沙市热岛强度分布图可知,热岛强度最大值出现在12月-2月,应为北半球的冬季,该季节热岛效应最显著,D正确。故选D。4.“冷岛效应”会使①处与周边地区相比,因气温较低,空气对流减弱,B对。年降水量减少,A错。热量交换减弱,C错。水汽蒸发减慢,D错。故选B。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图中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热力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5.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6.图乙中可能吹海风的时间段是()A.16时至次日8时B.8时至16时C.18时至次日6时D.6时至18时【答案】5.D6.B【解析】5.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地面,因此,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图中近地面的①④两点温度高于②③两点;据图中环流方向可知,陆地气流上升、海洋气流下降,因此说明陆地温度高于海洋温度,即④点温度高于①点温度,是四地温度最高点。6.海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即近地面海洋气压高于陆地气压,说明海洋气流垂直下降,陆地气流垂直上升,陆地温度高于海洋温度,结合乙图可知,此时为8时到16时之间。影响风力大小的主要直接因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而水平气压梯度力是由地表热量分布不均造成,下图为昆士兰州(位于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北部)太平洋沿岸某气象观测站在3月中某两天测定的风力大小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7.关于该气象站M、N两日的判断,合理的是()A.M日正午气温相比更低B.N日正午气温相比更高C.N日次日为风和日丽D.M日次日可能为晴朗天8.乙时刻大约是()A.8:00B.14:00C.18:00D.23:00【答案】7.D8.B【解析】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同步检测卷3/97.图为太平洋沿岸某气象观测站在3月中某两天测定的风力大小,图示风力曲线表示的是海陆风。该气象站M日是正常的海陆风,白天气温高,海陆热力差异大,风力大。乙时M日的风力较大,时间接近正午,由此判断M日正午气温相比更高,A错。N日正午风力较小,正午气温相比更低,B错。N日夜间风力大,大气运动反常,次日可能是阴雨天气,C错。M日大气稳定,次日可能为晴朗天,D对。8..白天气温高,海陆热力差异大,风力大。一天中气温最高时刻大约在午后14时,乙时刻风力最大,应是气温最高时刻,大约是14:00,B对。A、C、D错。下图为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大陆东西两侧①、②两地降水量逐月累积折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9.②地降水量与①地相比()A.春季较多B.夏季较多C.秋季较多D.冬季较多10.夏季影响①地的大气环流是()A.夏季风B.信风带C.西风带D.副热带高压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