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元素原理综合探究》(无答案)1/16元素原理综合应用对照考纲,探究备考方向1、元素原理综合应用题为何取代传统无机框图题?传统无机框图题多年来一直是高考化学试卷中备受青睐的热门题型,但由于该类试题人为设计成分较多、问题编制模式过于单一、逻辑推理味道浓厚而化学味道淡薄,取而代之的是创新的元素原理综合应用题。元素原理综合应用题取材于真实的、广阔的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问题设计更加灵活,更有化学味,是落实新课程高考对考生素质和能力要求的具体体现,能够考查考生“将与化学相关的实际问题分解,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科学方法,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和科学研究中的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正是新课程突出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创造性的科学,化学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必然是重视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化学元素原理综合应用题便成为近年来北京高考的新亮点和主流题型。2、元素原理综合应用题考查三维目标1)知识和技能①取材真实化学工业生产过程,考查主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反应及转化;②考查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及电化学原理应用;③考查分离提纯操作及化学学科用语等。2)过程和方法①认识化学科学实验基础获得化学物质知识;②运用比较、假设、推理、归纳等方式分析化学过程。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化学与生活、生产、技术及社会发展“真实性”的分析,认识化学知识的价值,培养化学素养。题号题型赋分考查内容相关考点28元素原理综合应用题15分硫酸亚铁废液为原料生产氧化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计算等2614分氨氮废水的处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原理的应用、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的应用等2614分氯碱工业电解原理、化学平衡解释问题、铵离子的还原性、沉淀转化、实际应用中的定量计算。2513分酸雨、钠碱循环法、电解再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原理的应用、电化学、氧化还原原理的应用等研究近4年高考试题,把握解题方法与难度【例1】(北京理综,26,15分)以富含硫酸亚铁的工业废液为原料生产氧化铁的工艺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典例分析高考化学《元素原理综合探究》(无答案)2/16Ⅰ.从废液中提纯并结晶出FeSO4·7H2O。Ⅱ.将FeSO4·7H2O配制成溶液。Ⅲ.FeSO4溶液与稍过量的NH4HCO3溶液混合,得到含FeCO3的浊液。Ⅳ.将浊液过滤,用90℃热水洗涤沉淀,干燥后得到FeCO3固体。Ⅴ.煅烧FeCO3,得到Fe2O3固体。已知:NH4HCO3在热水中分解。(1)Ⅰ中,加足量的铁屑除去废液中的Fe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2)Ⅱ中,需加一定量硫酸。运用化学平衡原理简述硫酸的作用_____________。(3)Ⅲ中,生成FeCO3的离子方程式是。若FeCO3浊液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有部分固体表面变为红褐色,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4)Ⅳ中,通过检验24SO来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检验24SO的操作是。(5)已知煅烧FeCO3的化学方程式是4FeCO3+O2高温2Fe2O3+4CO2。现煅烧464.0kg的FeCO3,得到316.8kg产品。若产品中杂质只有FeO,则该产品中Fe2O3的质量是_________kg。(摩尔质量/g·mol-1:FeCO3116Fe2O3160FeO72)【例2】(北京理综,26.14分)某氮肥厂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4和NH3·H2O的形式存在,该废水的处理流程如下:3HNO氨氮废水低浓度氨氮废水含废水达标废水(1)过程Ⅰ:加NaOH溶液,调节pH至9后,升温至30℃,通空气将氨赶出并回收。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NaOH溶液的作用:________。②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通空气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程Ⅱ: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NH4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3。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①第一步反应是________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判断依据是________。②1molNH4(aq)全部氧化成NO3(aq)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3)过程Ⅲ:一定条件下,向废水中加入CH3OH,将HNO3还原成N2。若该反应消耗32gCH3OH转移6mol电子,则参加反应的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例3】(北京理综,26.14分)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示意图如右图所示。高考化学《元素原理综合探究》(无答案)...